体育健康教育;体育健康教育教案

首页 > 健康 > 美容美体 > 正文

体育健康教育;体育健康教育教案

体育健康教育;体育健康教育教案

体育课非但不应“被占课”,更不应“被窄化”,新冠疫情之下,对这门课的再认识牵动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的心,这次赴京,他就体育课专门提出建议:将小学“体育教育课”改为“健康教育课”,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更重要的是,使其从小就埋下健康知识理念,拥有保持健康的能力。

“在我国,学校的‘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程度普遍不够。”葛均波委员提到,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教学模式尚未成功建立,师资短缺,体育教师对健康的概念认识不全,学校重视不足,体育课“占课”现象时有发生。

他援引一份杭州市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小学体育教师所具备的体育健康知识途径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体育教师获得健康教育知识的途径是自学或根据日常经验总结得出,只有小部分是通过进修渠道获得。

“这提示在教育系统里,关于体育健康教育知识的专业培训较少。”葛均波分析,因为认识不够,也不知道如何讲授好这门课,甚至让一些学校将体育课视作“负担”,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健康教育有效开展

葛均波分析,“体育教育”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健康教育”的途径范围不仅包括体育课,还要通过教育手段向中小学生普及卫生科学知识,让学生们塑造一种健康与疾病自然、社会因素和保健的观念,培养一种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具体来说,比如每天应有多长时间的睡眠,如何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体育课的强度是多少,如何进行急救等。

因此,“体育教育”的命名,窄化了“健康教育”的意义,建议小学将“体育教育”成为“健康教育”的一部分,以便学校更好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指导要求

与之配套,编写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除运动技能、健康知识,还要包含饮食和休息、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意志、道德品质发展,尤其要建立生命安全基础课程,教授心肺复苏、应急自我防护等生命急救知识

葛均波建议,可将“健康教育”纳入升学考试考核范围,并将“健康教育”亲子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评价,“家是社会最小的单元,通过引导家长与孩子完成‘健康教育’,能促使家长与孩子共同收获正确的健康教育知识,从而让社会更多人养成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助力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