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健康自测-肺部健康自测怎么做

首页 > 健康 > 健康视频 > 正文

肺部健康自测-肺部健康自测怎么做

肺部健康自测-肺部健康自测怎么做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医生,我最近老是气短,走两步路就喘不上来气,这是怎么回事啊?"58岁的李大叔一脸困惑地坐在我的诊室里。

作为一名呼吸内科医生,我见过太多像他这样,长期吸烟、缺乏锻炼,却不知不觉中步入慢阻肺的泥潭。

当我拿出肺功能检查报告时,一个令人心惊的事实浮出水面——李大叔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仅为预计值的50%,已经达到了中重度慢阻肺的标准!

我意识到,李大叔的病情之所以如此严重,很可能与他长期忽视肺部健康警示有关。我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李大叔,您已经患上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俗称慢阻肺。

这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会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可怕的是,慢阻肺是一个隐匿的'杀手',许多患者往往在病情较重时才被发现。"

李大叔震惊地瞪大了眼睛,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多年的烟瘾,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掏空"了肺部。

我拿出一份慢阻肺的宣教手册,耐心地向他讲解道:"慢阻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就是吸烟。中的有毒物质会损伤气道和肺泡,引起慢性炎症和气流阻塞。此外,长期接触空气污染、职业粉尘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我进一步解释道,慢阻肺之所以如此狡猾,是因为它的早期症状非常隐匿。许多患者会将气短、咳嗽等症状误认为是"上了年纪"或"感冒没好",而忽视了体检和治疗。

随着病情进展,肺功能会逐渐下降,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然而,如果能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就有望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我为李大叔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肺功能评估,并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我嘱咐他要立即,采取平喘药物,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定期复查肺功能。我告诉他,只要坚持治疗,就一定能控制病情,重拾健康人生。

李大叔感激地连连点头,他表示一定会严格遵医嘱,为肺健康而奋斗。望着他重新燃起希望的眼神,我深感肩负重任。

作为呼吸科医生,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认知,推动早诊早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我查阅最新文献,进一步了解慢阻肺的流行现状。令人惊讶的是,全球约有3.8亿慢阻肺患者,其中90%以上没有被及时诊断。

在我国,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13.7%,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更令人忧虑的是,慢阻肺常与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并存,加重了疾病负担和死亡风险。这些发现敲响了防控慢阻肺的警钟。

我决定将这一认识传递给更多的患者和民众。我在科室例会上分享了李大叔的案例,呼吁同仁们要提高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的意识。我还走进社区,开展"守护呼吸,从肺开始"的大型义诊活动,手把手教大家掌握自测肺功能的小妙招。

比如,爬楼时数一数,爬几层会喘;吹气时吹一吹,吹蜡烛有困难;深呼吸感觉胸闷;咳痰时留心有无血丝。我们还发放了慢阻肺防治手册,教大家远离危险因素,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我坚信,只有普及防治知识,才能真正遏制慢阻肺的蔓延。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李大叔的故事,更是无数慢阻肺患者的缩影。在与疾病抗争的道路上,认知往往是第一道防线。

很多患者之所以延误诊治,就是因为对慢阻肺缺乏了解,听之任之,直到病情恶化才开始求医问药。

作为呼吸科医生,我呼吁大家要提高慢阻肺防治意识。远离,防范空气污染,是预防慢阻肺的关键。

我们要学会倾听身体的信号,对气短、咳嗽等症状保持警惕,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接受肺功能检查。我们还要坚持体育锻炼,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抵抗力,让生命之舟劈波斩浪,驶向健康彼岸。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肺,都像一架精密的"呼吸机器"。气道和肺泡就像纵横交错的"管道",时刻输送着维系生命的氧气。然而,一旦这些"管道"被烟雾、粉尘等有毒物质堵塞,肺功能就会每况愈下,直至陷入呼吸"瘫痪"的边缘。

故事到此结束,但呵护肺健康的长跑才刚刚开始。希望通过李大叔的遭遇,大家对慢阻肺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