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进入流感高发期 哪些人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
随着气温的降低,我们周围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开始增多。得,流感又来了。
北京市历年流感监测数据显示,冬季为我市流感高发季节,且于每年元旦前后达到高峰。
根据北京市流感监测数据及预警分析结果来看,近期我市流感病毒活动度处于较低水平,且以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主导,但是随着温度降低,在未来一段时间,流感病毒活动度会不断增强。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出现流感所导致的集中发热疫情的风险增加。
得流感,你中招了吗?
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一旦患上流感,一般会出现发热、头痛、浑身酸疼无力、怕冷及流鼻涕和干咳等呼吸系统症状。流感还能加重潜在的疾病,或引发肺炎。小孩、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或体质虚弱者得了流感后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甲型流感在我国的年度周期性随纬度增加而增强,空间模式多样化,一般北纬33°以上的北方,每年1-2月份为单一年度高峰;北纬27°以下的最南方,每年4-6月份为单一年度高峰;北纬27.4-31.3°的中纬度地区,每年1-2月份和6-8月份存在双周期高峰;乙型流感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呈单一冬季高发。
别以为在家休息就行了
由于以下种种原因,从传染病监测网报告的流感病例仅仅是冰山一角。
大多数人得了流感往往在家休息或自行服药不去就诊;或就诊时医疗机构由于多种原因不做实验室检测,多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而在高发季节,对于有基础病的年老体弱人群,经常因流感使原有病情加重或产生并发症时常常以原有基础病或并发症就诊,往往忽略了流感的诱因等等。
据权威专业机构最新估计,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在全球每年导致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导致300-500万重症病例和25-50万死亡。
我国北方城市每年流感相关的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的超额死亡率达到12.4/10万,其中86%发生在65岁以上老年人。而且有数据表明,<15岁儿童和≥75岁老人因流感相关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脑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的超额住院率最高,城市地区流感住院患者的直接医疗成本高达万元以上。因此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把流感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儿童、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呼吸和循环系统等慢性基础疾病的年老体弱人群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流感给这些人群带来的危害更大,也是防控的重点。
北京虽然实施了60岁以上老人流感疫苗接种的免费政策,但由于在实施接种的过程中接种医生谨慎掌握接种禁忌症,使得应该保护的有基础病的年老体弱人群接种量很小。
流感疫苗为什么年年打?
首先要明确,接种流感疫苗是公认的非常有效的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流感疫苗安全、有效,一般情况下,对一般人群的保护效力可达到60%-90%。其中流感疫苗对儿童和青壮年的保护效力比老人更高。
流感疫苗为什么年年打?因为流感病毒变异很快,几乎每年都要发生改变,且不同变异株所诱导的抗体对不同毒株的交叉保护作用相对较弱。
世界卫生组织紧密追踪流感病毒变异的情况,每年定期公布用于疫苗制造的毒株。流感疫苗含有三种或四种毒株,每年流感病毒流行株发生变异了,对应的流感疫苗的毒株组分也随之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一般接种2-4周后可产生有效抗体。能够有效降低受种者患上流感及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并减少患流感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因此建议广大公众在流感高发季到来之前的2-3周接种上流感疫苗。
今年流感疫苗组分中仍然含有甲1、甲3和乙型流感病毒流行株的抗原成分,接种后可以获得抵御相应型别的流感病毒侵袭的多重保护。
谁更应该打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疾控中心建议,有些人群应该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包括:第一,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6-59月龄婴幼儿;60岁以上人群;患有慢性肺病、心血管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病或代谢性疾病的成人和儿童;有免疫抑制状况的成人和儿童;长期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成人和儿童,以致危及其呼吸功能、或不能正常处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因患此病而增加异物吸入肺内的风险,或不能自我照顾的人;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长期居住在敬老院、疗养院和其他慢性疾病护理机构的人员;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
第二,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敬老院、疗养院和其他慢性疾病护理机构的工作人员;≤59月龄婴幼儿、≥60岁老人、其他流感高危人员的家庭成员,及照看、护理他们的人员,特别是照看<6月龄婴儿的人员;医疗卫生保健人员。
哪些人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
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的有:对鸡蛋或鸡蛋制品过敏者;对疫苗中成分过敏者;其他严重过敏体质者;急性发热、急性感染,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的病人,待病愈后接种;疫苗生产厂家的说明书中明确列出的禁忌症;各类疾病的重症患者慎用。除上述现象外,凡健康状况不适者、禁忌症不易掌握者慎用。
咱能到哪儿去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