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衣秋裤出场 古人是怎么取暖的?

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 正文

秋衣秋裤出场 古人是怎么取暖的?

看着天气一天冷似一天,大家秋衣秋裤口罩手套之类的都派上用场了,等再过一阵子,空调神马的都要上马了。这时候忆苦思甜,冷不丁会闪过这个念头——在那没有羽绒衣没有暖气没有电热毯等等装备的古代,古人在冬天究竟是怎么取暖的呢?

其实气象学上专门有一门名为古气候的学科,著名的气候学家竺可桢就运用过考古学、物候学、方志学的方法,对我国近5000年来气候状况进行过研究。

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1400年的2000多年间,中国经历了四个寒冷期,分别是西周前期;东汉、三国、南北朝时期;两宋时期;明初至清末。在最后这一次寒冷期,长江中下游湖泊及沿海亚热带地区霜雪频繁,太湖封冻16次。

那么古人是怎么抵御严寒的呢?在农耕时代,穷人只能用灶灰取暖(也有不少人连灶灰都没有),条件稍好一点的人家用泥制的盆盛装烧火做饭的“灶灰”取暖;富裕人家冬天取暖虽然用的是木炭,但所用的器具炭盆精致、考究得多,有铁的、铜的、锡的。当然,最有意思的是,一些文人骚客用上了手炉、脚炉后,还冒出了“取暖文化”。

我们从唐诗中,也能略知一二。比如,“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唐朝的贫苦人家。“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唐朝的富贵人家,用上了手炉。

手炉就是用来暖手暖脚的小火炉,相当于现在的暖宝宝。炉外加罩,且精巧玲珑、形状多样,甚至还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清代诗人张劭曾作诗赞之:“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顶伴梅花平出网,展环竹节卧生枝。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

在浙西的农村一带,有些人家还习惯烧个火笼,里面是柴灰覆盖着的烧红的碳。冬天,孩子们带着它去学校,焐手焐脚都好。

在杭州的南宋御街上,现在还能买到黄铜做的汤婆子,一百元左右一只,灌上热水放在被窝里可以暖被窝。其实这也算是老物件,相当于古代的热水袋。在南宋的时候,专家考证出来当时气候也是偏冷的,不知道汤婆子是不是那个时候流传下来的。(记者 逯海涛)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电话:17051177829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