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锤炼创新“内核” 致力于打造长江经济带最具活力产业创新中心
机器人、新型显示产业纳入国家试点,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全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十二五”期间,安徽省芜湖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令人瞩目的“创新”成就。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9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芜湖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芜湖市委书记宋国权强调,未来五年,芜湖要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打造经济升级版,将芜湖建成长江经济带最具活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始终把创新发展作为最强大引擎
十二五期间,芜湖市创新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深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有影响力的创新企业和创新成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进一步激发。
五年来,埃夫特、中联重机、钻石飞机等一批企业异军突起;太赫兹芯片、智能汽车、生命健康、3D打印等未来型产业加快布局;引进培育“国家千人计划”25人,在芜服务院士23人,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63家、高新技术企业175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全省第一;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现代农业机械、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及光电信息、通用航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集聚,机器人、新型显示产业纳入国家试点。
创新活力的激发,让芜湖六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全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并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智慧城市。
中国共产党芜湖市第十次代表大会,确定了芜湖未来五年的发展大局,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在芜湖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提到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时,宋国权将创新放在第一位,“未来五年,芜湖要更加注重科技引领、人才优先,在创新发展上走在前列。”
“必须始终把创新发展作为最强大的引擎。”宋国权指出,没有奇瑞、海螺等一批优秀企业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就没有芜湖产业的蓬勃朝气。创新是芜湖最宝贵的发展基因、最深刻的时代烙印、最鲜明的城市特征,是芜湖永葆青春活力的核心支撑,“我们要继续高举创新旗帜,弘扬创新文化,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力度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未来主动权。”
努力建成长江经济带最具活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宋国权强调,芜湖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人才特区、创业特区建设,加快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芜湖制造率先迈向中高端。到2020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冲刺45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先全省及中部地区,建成长江经济带最具活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未来五年,芜湖将着力推进创新发展,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芜湖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芜湖将充分发挥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效应,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努力提升科技研发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平台支撑能力。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建立机器人、中小型航空发动机、智能汽车、微电子创新研发中心,推进太赫兹芯片、肺动脉高压埃他卡林新药两个省级重大工程和量子通信重大专项,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广泛聚集。
同时,芜湖还将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芜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太赫兹科学城、长江医学科学院、皖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皖江专利运营中心建设,促进更多的创新成果就地转化为产业活动。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新模式,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开放高效、充满活力的众创服务平台。
未来五年,芜湖还将集中力量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深入推进“五大行动计划”,力争“十三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形成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大增长极。
其中,芜湖将加快做大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现代农业机械、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及光电信息、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积极培育通用航空、生命健康、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超前布局纳米、石墨烯等未来型产业,形成新兴产业梯次接续、滚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做大做强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
树立新理念以全球视野延揽人才
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就必须进行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打造“创新”高地,就必须构筑人才高地。
未来五年,芜湖将支持奇瑞、海螺进军世界500强,引领带动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个支柱产业迈向中高端。认真落实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加大中小企业帮扶力度,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滚动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力争“十三五”时期完成技改投资2500亿元。
芜湖还将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支持优势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组建一批高水平的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增强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构建产业新体系。
“牢固树立引进资金不如引进技术、引进技术不如引进人才的理念,以全球视野延揽人才。”未来五年芜湖如何精心构筑人才高地,宋国权如是说。
据了解,芜湖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引进300个创新创业团队、1000名领军人才、10000名高端人才,形成100个优质上市资源,打造中部领先、全国一流的人才高地。鼓励支持各类院校与芜湖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养软件工程师、机电工程师等高技能人才,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加强企业家能力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良好工商管理素养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激励政策,建设一批国际化社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与此同时,芜湖还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建成区域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信息消费服务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