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万沪漂,正在认真过自己的小日子

首页 > 百业 > 市场动态 > 正文

1006万沪漂,正在认真过自己的小日子

上海主流文化的上限是“小资”,下限是“实惠”。超出上限的情怀会被赞许和欣赏,但没有多少本地市场。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关不羽

最近,上海发布权威重要数据——《2022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显示,至2022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为2475.89万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中,外来常住人口1006.26万人。对比2021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降幅扩大,减少了13.54万人;外来常住人口减少了25.73万人,户籍人口增加了12.19万人。

这表明,上海外来人口在流失。有人惊呼,是不是上海留不住人了?

但实际上,有人走,也有人来。最近,在某站上看到一个年轻的UP主述说自己逃离成都做“沪漂”的经历。

第一集中,他大段吐槽成都的就业环境如何让人失望,决定带着全部家当——5000元存款到上海找工作。

“地域黑”照例引发弹幕战,于是他在第二集调皮了一把。先是卖惨,说自己在上海的求职如何不顺,连回四川的飞机票都买不起了。然后大反转,说是顺利找到了工作,夸奖了上海找工作多么容易,上海的企业用工如何规范。

图/网络

视频内容的真实性无从考据。但是,时代的惊涛骇浪中,年轻人的生活注定漂泊。大城市犹如围城,失意者急于逃离,憧憬者匆匆投奔。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哪里都是一样。选择一座城市,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上海有上海的生活方式。

01

“上海滩遍地黄金”在清末就脍炙人口,“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也是当代“沪漂”的梦想。然而,这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代价就是放弃“熟人社会”的温情幻想。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移居上海的大半是“闯码头”“讨生活”的个体与小家庭。人际关系的基本盘很小,人员往来的流动性很大。

因此,上海从来都是“陌生人的社会”,人和人的距离感是这座城市的底色。小家庭以外的人际关系很少亲密无间。即便是亲友之间,也是既算经济账,也算人情账。

没有人会指望别人无私相助。学会拒绝和接受被拒绝,是上海的基本生存之道。拒绝别人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被别人拒绝也不要想不开。选择上海,就要接受这座城市的“冷漠”。

▲上海外滩的人群(图/图虫创意)

上海人的生活是边界分明。只要不妨碍我,你活成什么样都是你自己的事。“关侬啥事体”是老上海人经常挂在嘴边的,用来教育小辈不要管闲事,也用来抵挡品头论足。比如在网络上引发巨大争议的“安福路小公主”,大部分本地人并不在意。

上海城市精神中的“海纳百川”大体是真的,但这并不是什么崇高的思想境界,而是你我之间边界分明的习惯成自然。

这种距离感是双刃剑。坏处是指望上海人多么古道热肠、热心助人,多半会失望。如果过得不如意,不要指望别人的同情。鲁镇的老女人爱听祥林嫂讲述悲惨的命运,上海人是不会浪费这个时间的。

这种距离感的好处是,只要不妨碍别人的生活,大可以自在地活着,不用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

02

知识青年、文艺青年应该会喜欢上海边界分明的城市氛围,卓尔不群也好,标新立异也罢,上海人都能淡然视之。但是,他们可能受不了上海的“庸俗”。

上海不相信情怀,只相信“实惠”。和实际生活无关的事务,都属于“不实惠”。

上海市民是很尊重读书人的,“某某某有文化”是极高的个人评价。不过,这种尊重基本上属于“敬而远之”。

因为,“跑码头”、“讨生活”是上海城市生活的底色。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在上海是没有道德原罪的。反之,上海人对宏大、崇高的议题兴趣缺缺。

上海酒桌上的谈资,离不开家长里短。“养娃经”是中老年饭局最受欢迎的女性话题,股市行情、汽车品牌高下是酒桌男性频道。

当然,聊聊俄乌战争、台海局势也是可以的,但是话题热度通常不会超过三分钟。除非大家都是同道中人,这类“猎奇话题”要适可而止。

上海的普通市民中,最热心要闻大事的要数“公园政治局”老爷叔们,这些老爷叔们的家庭地位孱弱,只能和宠物猫狗争夺一下家庭地位排名,只能把满腔抱负寄托在“公园政治局”的高谈阔论中。即便是他们,前脚跨出公园就回归菜价、肉价的生活日常,服从家里“马大嫂”的管理。

▲公园里围观大牌的大爷们(图/网络)

所以,满腔情怀的知识青年、文艺青年来到这座城市,不要抱有太大的奢望。上海主流文化的上限是“小资”,下限是“实惠”。超出上限的情怀会被赞许和欣赏,但没有多少本地市场。

民国时代的上海就以宽松的氛围和富裕的经济吸引了文化人的聚集,但是缺乏市民社会的共鸣,也让他们意难平。或许更让他们不开心的是,他们的批评似乎也被这座城市屏蔽,别说正面的附和,连负面的反响也没有。

鲁迅在上海住了9年多,没有说过一句上海的好话。但是,上海市民依然客客气气地尊他为“先生”,在其身故后万人送行,把他作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精心保存他在上海的每一处足迹。或许这是文化人士最为尴尬的境遇——拳头打在棉花上,连个响声都没有。

今天,还有很多“小鲁迅”在奔赴上海的路上,将来也会对这座城市怀有复杂的心情。其实,想开一点,正因为上海市民社会对宏大主题“敬而远之”的淡然,才让他们有了一方安稳的书桌。

也许这世上真没有什么“海派文化”,但上海确实养活了很多文化人。

03

上海的另一个“文化争议”是所谓崇洋。上海崇洋,在中国家喻户晓。似乎是被这一说法误导,很多“新上海人”以为彰显一点“洋品位”,能更好地融入这座城市。

前段时间“热红酒”在网上流行。大概是为了凸显其时髦,特意强调“上海人家里都在做”,非常滑稽。不要说“家里都在做”是扯淡,就是店里卖的也不多见。

其实,上海所谓“崇洋”,是华洋杂处日久边界的模糊。因为见怪不怪,所以更容易接受外来事物罢了。罗宋汤是餐桌上的家常菜,并不妨碍小笼包和鸡鸭血汤的传统组合。上海市民也从未刻意去分辨旗袍和洋裙的优劣,穿着好看就是硬道理。

至于“咖啡和茶”的万年老梗,纯属以讹传讹。上海人喝咖啡,也喝茶。郁达夫专门写过上海发达的茶馆生意,茶馆从本地人聚集的城隍庙开到了洋人出没的跑马厅。

时至今日,咖啡和茶在上海都广有市场。上海有不少高端茶馆,并不比手作咖啡便宜。“咖啡党”鄙视“茶叶党”,闻所未闻。倒是“茶叶党”对袋泡茶爱好者有强烈的鄙视。

▲上海帝芙特国际茶文化广场(图/网络)

这座开放的城市,无非是给了市民一个“洋”选择的空间。至于你怎么选择,那是你自己的事,和别人“不搭界”的。如果这算是“崇洋”的话,那么全中国都应该这样吧。

如果觉得上海也该有“华夷之大防”的高度紧张,那还是奉劝一句:别来为好。

总之,上海是座边界分明的城市。满街小市民认真过自己的日子,他们忙忙碌碌,对形形色色的宏大崇高兴趣缺缺,不太关心别人的生活,也不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能够接受这种生活方式,上海是个不错的选择。

务实、认真再加一点勤劳,这里的日子总是过得去。胸怀济世救民的伟大理想,关心别人的生活胜过自己,那还是远离上海比较好。这座城市太小,容不下太大的梦想。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