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国王备胎,哈里王子被“轰出”英国王室
英国温莎城堡的弗罗格莫尔小屋,对于哈里、梅根夫妇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们在弗罗格莫尔庄园举行婚宴,在弗罗格莫尔小屋生下第一个孩子阿奇。这也是哈里夫妇在英国唯一的住所。
但当地时间3月1日,多家英国媒体报道称,国王查尔斯已将哈里王子和妻子梅根驱逐出弗罗格莫尔小屋。“哈里和梅根在英国的时代结束了。”一位熟悉王室的内部人士表示。
BBC相关报道截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残酷惩罚
2018年,历经重重磨难、顶着重重压力,哈里和梅根在温莎城堡的圣乔治教堂举行结婚典礼。就在典礼前几小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哈里王子萨塞克斯公爵爵位,梅根获封萨塞克斯公爵夫人。与此同时,女王还将温莎城堡的弗罗格莫尔小屋(Frogmore Cottage)赠予哈里夫妇,作为新婚礼物。
弗罗格莫尔小屋紧邻弗罗格莫尔庄园,根据少有的公开信息,小屋里面有五间卧室、一间厨房、一间客厅和一间为阿奇准备的婴儿房。
早在1801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王后夏洛特下令建造了这座小屋,并成为她和未婚女儿们的隐居之所。在这之后,神学家亨利·詹姆斯一家,以及维多利亚女王的私人秘书阿卜杜勒·卡里姆一家也曾分别在这里居住。俄国“十月革命”后,流亡中的女大公谢妮亚·亚历山德罗夫娜也一度暂住此处。
关于弗罗格莫尔小屋名字的由来,有记载称,维多利亚女王曾经在小屋吃早餐时,看到了“数量众多的小青蛙”,形容这些小青蛙“非常恶心”,小屋也因此得到了一个不寻常的名字:Frog(青蛙)+more(更多的)。
1975年以后,这座小屋一直是二级保护建筑。在哈里夫妇搬进来之前,他们曾对小屋进行了大规模的翻新。
在装饰上,哈里夫妇也十分考究,据说女王还赠予了他们一系列个人收藏的画作。而哈里和梅根也是狂热的艺术迷,在追求梅根期间,哈里曾送给梅根一个特殊的礼物,是英国艺术家凡·唐娜创作的《每个人都需要有人爱》。
BBC相关报道截图
哈里夫妇不仅在弗罗格莫尔庄园举办了婚宴,就连官方订婚照片也出自这里,足见他们当时对新家的喜爱。肯辛顿宫发言人曾表示,“对于萨塞克斯公爵和公爵夫人来说,温莎城堡是个特别的地方,他们也很高兴自己的官邸能在这座庄园内。”
除此之外,这座小屋给予他们过去在伦敦其他住所无法享受到的私密性。小屋背对着广阔的花园,其中有655英亩的迷人花海。
然而,哈里夫妇在弗罗格莫尔小屋只住了不到一年。2020年初,他们宣布不想继续承担“重要”王室成员的角色,搬到洛杉矶定居。尽管如此,他们依旧保留了温莎城堡内的弗罗格莫尔小屋,作为在英国的唯一住所。
哈里夫妇的传记作者奥米德·斯考对哈里夫妇被赶出弗罗格莫尔小屋的举动感到“震惊”,因为他们已经支付了“一大笔钱”来承担“在可预见未来”的房产租金,而且“这一切都让人联想到某种终结感,像是一次残酷的惩罚——家人想把他们永远剔除。”
除了希望缩小王室财产的规模,外界猜测,查尔斯国王将哈里夫妇赶出家门最直接的导火索来自《备胎》一书——哈里王子刚刚出版的自传。这对夫妇也证实,正是在该书发行之后,他们就接到了“驱逐令”。
“备胎”人生
《备胎》是一部哈里王子所撰写的回忆录,于2023年1月10日发行。他甚至还亲自为本书录制了15个小时的有声读物版本。
由于涉及哈里王子的成长经历和王室秘闻,这本书在发行之前就饱受争议,也正因此,人们对它也充满期待。据报道,新书在发行当日,因需求旺盛,伦敦的一些商店在午夜不得不开门营业。
仅发行首日,该书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就卖出143万本,成为有史以来销售速度最快的非小说类书籍。吉尼斯世界纪录官网称,这项纪录此前由奥巴马2020年11月17日发行的回忆录《应许之地》保持,该书在发行首日卖出88.7万本。
该书的发行商兰登书屋还表示,哈里的回忆录在美国的首次印刷量为200万册,现在这本书已经需要“重新印刷以满足需求”。
英国广播公司(BBC)王室通讯员肖恩·考夫兰则将《备胎》形容为“王室成员写过的最奇怪的书。”,这本书“像是忏悔、像是咆哮,也像是情书”。
首先书的名字“备胎”,就是一个悲剧的象征,他来自王室传统一个默认的事实:即第一个儿子是继承人,第二个是“备胎”,作用就是以防止长子出现意外。哈里写道,在生下威廉和自己后,查尔斯曾对母亲戴安娜说,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在《备胎》中,哈里几乎没有任何保留。他打破了公众对他是一个爱玩、无忧无虑的派对王子的看法,深入探究了母亲去世对自己毁灭性的影响,描述了自己在王室中的孤独生活,用毒品来自我疗愈,以及在追寻爱情时的挣扎。
哈里这本书的焦点,是关于母亲戴安娜王妃的去世。他的人生因此遭受巨大创伤,这种情绪几乎渗透到每一页。
《备胎》的介绍中也这样写到,本书将读者带回到20世纪最悲伤的画面之一:两个小王子,走在他们母亲的棺材后面,迎接全世界的注视。戴安娜王妃下葬时,数十亿人都想知道王子们的想法和感受,以及他们的生活从那时起将如何发展。
其实早在这本书之前,哈里已经在2017年接受采访时回顾过这段经历,表示自己在母亲去世后,用了整整20年时间,去经历内心的苦难和挣扎。“在这20年时间里,我丧失了感受能力,这对我的个人生活、我的工作都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从各方而来的悲痛、谎言和误解,让我无数次几近崩溃。”以至于他说自己在很长时间,常常会痴迷地回到戴安娜王妃的车祸现场。
在书中,他还着重描写了他和威廉王子的分歧,并首次爆料,2019年威廉王子在哈里家中与他发生争执,直至兄弟俩大打出手,导致哈里背部受伤。在书中,哈里还给威廉王子起了一个颇具文学性的称呼——“挚爱的兄弟和宿敌”。
哈里后来也曾反思过他们的关系,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他曾作出过一个假设:如果母亲戴安娜王妃还活着,他和威廉之间的关系会不会是另一个样子。
但事实上,兄弟俩之间,哈里与王室之间,仍有很大分歧,特别是他不受欢迎的婚姻。1981年出生的梅根年长哈里3岁,相较于哈里的高贵出身,梅根成长于被称为“贫民窟”的洛杉矶克伦肖街区,母亲是非洲裔黑人,父母都没有稳定的工作。梅根还曾有过一段婚姻,并且有一个儿子。
哈里回忆说,他和王室的关系因梅根的出现受到很大影响。威廉甚至直接告诉过哈里,不要向梅根求婚,他称梅根“粗鲁且难以相处”。
哈里和梅根生下第一个孩子阿奇后,王室甚至一度担心阿奇的肤色问题。但对于哈里来说,母亲去世后,他已经失去了情感之锚。而在母亲戴安娜去世的20多年时间里,梅根似乎是唯一一位真正走进他内心深处的人。
《纽约客》曾评论称,坠入爱河的动机通常是非常神秘的。但是很明显,梅根不仅向哈里展示出对他丧母之痛的同情,同时,她也为哈里提供了一个成为保护者的机会,弥补他无法成为母亲戴安娜保护者的遗憾。
哈里在新书中不仅描述了他和兄弟和父亲之间的隔阂,也袒露自己对死亡的痴迷。他说自己在参加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婚礼时,站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大厅里,想到的却是几个世纪以来埋葬在这座教堂里的3000多人。
自《备胎》出版以来,英国王室成员尚未作出过任何回应。查尔斯国王在访问阿伯丁郡期间,被问及他是否被哈里王子回忆录中的“评论所伤害”时,保持了沉默。几天后,威廉王子也无视了一位记者关于本书的提问。
出走王室
在新书发布期间,哈里还在他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蒙特西托的家中接受了英国独立电视台的采访,他直言自己一直“想要一个家庭,而不是一个机构”。
也因此,哈里和梅根在2020年1月底选择从王室出走。在两人发布的声明中,他们写道,“经过几个月的反思和内部讨论,我们选择在今年做出转变,未来我们计划在英国和北美两地往来生活,并将’努力实现经济独立’。”
白金汉宫前新闻秘书、王室评论员迪基·阿尔比特当时表示,“尽管93岁的英国女王感到难过,但她表示,如果独立生活是哈里和梅根想要的,那就要祝他们好运。”
这三年多来,哈里和梅根出席商务活动,参加网飞等一系列节目的制作,梅根还曾在2021年出版过一本名为《长凳》的儿童读物,哈里也在同年被任命为加州职业培训和心理健康的创业公司BetterUp的“首席影响官”。
2021年6月,哈里夫妇的第二个孩子莉莉贝特在美国加州圣巴巴拉市出生。
然而,哈里夫妇对王室的爆料一直没有停止。在接受奥普拉·温弗瑞采访时,梅根甚至表示,由于王室的差别对待,她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哈里则说,2021年4月回英国参加祖父的葬礼时,决定要写《备胎》这本书。因为他难以置信地意识到,父亲和哥哥都没有真正了解他和妻子梅根搬到美国加州的原因,他要用这本书告诉他的哥哥、父亲以及全世界。
后来,英国王室也曾对哈里夫妇发出警告,要求他们停止爆料。白金汉宫方面很担心,哈里王子的新书会彻底破坏双方的关系,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但这并未能阻止《备胎》一书的出版。“哈里和梅根用那本可耻的书和那些采访彻底激怒了查尔斯国王。”英国王室专家、皇家传记作家汤姆·鲍尔表示。
哈里夫妇和王室的疏远其实早有端倪可循。去年9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据天空新闻报道,哈里王子是从英国广播公司那里得知女王去世的消息。“我看到了网页的报道,我的祖母已经去世了,我的父亲成为国王,我系上黑色领带,在大雨中走下飞机。”哈里还表示,查尔斯国王告诉他,梅根不应该回来,加入到巴尔莫勒尔(女王的私有住宅)的悲痛家庭中。
但哈里还是带着梅根回到了英国,当时他们就住在弗罗格莫尔小屋。英国女王最后的安息之地也是在温莎城堡,与丈夫菲利普亲王一起长眠在圣乔治教堂的皇家墓穴内,这也是哈里夫妇举行婚礼的教堂。
女王在去世前,一直希望哈里夫妇能够与王室达成和解。但从目前看来,他们与王室的的斗争仍将继续。而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的加冕仪式定于5月6日举行,哈里夫妇至今未收到邀请。
就在女王去世的不到6个月后,这对夫妇被驱逐出她赠予的弗罗格莫尔小屋,不得不将他们最后的财产从英国搬走。不过,哈里并不想与王室完全切割,他在新书中还写道,虽然夫妇俩选择离开英国,但仍希望继续履行他们的一些王室职责。“我爱我的祖国,也爱我的家人,永远如此。我只是但愿,在我人生的第二个最黑暗的时刻,祖国和家人没有抛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