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强调不会放弃乐视汽车:90亿仍不够解决问题
尽管一直股票停牌,但乐视网的年度股东大会依旧如期举行。昨天下午,乐视网2016年度股东大会在北京举行,风浪之中的贾跃亭携乐视一众高管现身股东大会。贾跃亭在股东大会上承认乐视的资金状况非常艰难,“原以为90亿元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结果还是不够”。同时他表示,乐视非上市体系的资金问题远比想象严重,但他坚持对乐视造车的计划不动摇,争取超级汽车早日量产。
现状:乐视非上市部分资金更显困难
“在这几个月我们看到资金问题比去年更严重,原以为90亿元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结果还是犯了一定错误,还是不够解决资金问题。”贾跃亭昨天在回应股东提问时表示,乐视收到了97亿元资金,但事实上还款还了150多亿元。而乐视在归还金融机构的欠款之后,目前仍然没有获得金融机构的后续资金支持。他称这些金融机构多数还是在持观望态度。“其实我们也能理解,大家在互相观望的过程当中就形成了无形的挤兑。”
贾跃亭指出,当时发现这个问题后,就开始调整策略,积极和金融机构沟通,希望能够对乐视进行二次支持,希望信贷资金审批的流程有一个更好的安排。
昨天的股东大会审议的议案包括乐视网2016年年度报、财务决算报告、利润分配预案、董事会工作报告等16项事项。其中包含两项人事变动议案,包括选举融创方面的刘淑青为乐视网非独立董事,选举郑路为乐视网独立董事。这意味着融创人马开始入局乐视网董事会。
聚焦:贾跃亭坚持不放弃汽车业务
尽管乐视贸然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一直被外界认为是压断了资金链的最重要原因,但昨天贾跃亭在股东会上依然强调不会放弃汽车业务,并且将汽车列为与上市公司乐视网同等重要的业务。贾跃亭提到,乐视汽车板块要快速完成A轮融资,尽快拿出量产车。但他也承认“汽车因素是导致乐视资金问题的首要因素,手机业务是第二因素。”
关注:乐视金融高息产品有“套路”
就在乐视正遭遇资金紧张的同时,乐视旗下金融板块近期则因推出一款年化收益高达15%的高息产品引发投资者关注。根据乐视金融的产品介绍,这款只针对新客户限额投资的新产品的年化收益达到15%,比目前余额宝4.11%年化收益率以及众多理财产品的收益都高,因此立即又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不过昨天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其实乐视金融的此款产品只有14天的周期,这14天的预期年化收益为15%,按照最高投资限额1万元计算,14天的收益总共为58元左右。而到了14天之后再次投资时,就不再属于新用户范畴,收益率降为标注的4.8%至6.4%。其实乐视金融这次的高息产品的“套路”是此前很多理财产品都用过的,既非乐视首创更非乐视独家。比如此前恒大推出互金产品时,也曾针对新用户推出年化12.8%理财产品,当时限额为3万元,投资期为1个月。另外像百度、凤凰等金融投资产品也都有针对新用户的特别收益,这就相当于吸引新用户的“拉新”成本,在行业内实属正常。
但别家的产品营销似乎都没有受到乐视这般关注,不得不说“乐视效应”确实不一般。
最新消息
乐视放手易到 首汽约车或将接盘
贾跃亭昨天在股东大会上提出未来乐视将相对聚焦两大产业,即上市公司与汽车业务。他还特别提到,像乐视手机、乐视体育、易到等未纳入“聚焦”范畴的业务“希望在未来两三个月之内,让大家逐步看到乐视这次的决心,有限的资产获得最大的价值。”
就在贾跃亭在股东大会上话音刚落之际,易到昨天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变更,已有新的控股股东进入。虽然易到尚未透露新晋股东的细节,但很显然乐视已经不再是易到的控股股东。对此,昨天易到表示,目前双方协议已签署完毕,原管理团队继续负责易到的管理、运营等事务。同时易到方面表示,近期将就专车运营做重大战略调整,包括战略布局、运营体系、定价策略、司机及乘客奖励政策等方面均将作出调整优化。
另据了解,由于相关法律程序及协议流程正在紧张推进中,因此此前承诺的6月29日开放司机提现的大限推迟一天,延至6月30日14时。届时,所有易到平台车主均可通过车主端APP完成提现。
乐视是2015年10月份正式入主易到的,当时乐视汽车7亿美元获得了易到用车70%的股权,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当时乐视筹划通过打造全新的“互联网出行”模式进军汽车市场。贾跃亭曾称,“收购易到用车,意味着乐视超级汽车已经在智能互联网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制造、销售、车联网、充电策略、售后服务、汽车共享及社会化运营领域完成了全产业价值链的布局。”
此后乐视曾带领易到高举高打,通过高额返现的充值模式一度吸引了大量客户,一度冲进行业前三。然而,时隔不到两年,易到成为乐视最先整体出手的业务板块。
对于谁将接替乐视成为易到的新控股股东,昨天易到方面未予透露,或许与资金尚未到位有关。不过,昨天有消息称与易到同属网约车同行的首汽约车可能接盘。据悉,与易到以及滴滴等网约车最大的不同在于,首汽约车属于国有。但目前首汽约车和易到方面都未对此予以证实。易到方面昨天表示,7月4日将举行媒体说明会,具体披露相关事宜。
文/本报记者 张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