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震:涉及资金和信用的行业,必须从严监管(图)
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28日电(刘雪玉) 当前,随着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飞速发展,新的风险也逐渐凸显。2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黄震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专访时表示,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策略已很清晰,凡涉及资金和信用的行业,必须从严监管。
金融科技要协同传统金融机构做创新
无论是普通投资者,还是金融行业人士,对于互联网金融新兴业态的监管,都保持着一定关注。监管部门如何适应其发展需要?在黄震看来,互联网金融行业早期的发展,以互联网企业和民间借贷为主,是从非正规的金融机构行业发展起来做创新。
“在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起来。应该如何监管成了大问题。”黄震说,在早期没有法律依据和管理办法的情况下,中国2013年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提出了“软法管理”、“柔性监管”等思路。一方面,国家鼓励企业自律,企业要制定企业标准、明确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先定“内规”;另一方面,成立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制定行业准则,逐渐对其进行规范。
今年2月,银监会发布了《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黄震认为,这些规范表明,中国鼓励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探索与创新,并有了相关的法律要求。总体来说,互联网金融监管已找到了抓手和入口,监管策略也十分清晰。
“坚持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但要由正规的机构来做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黄震指出,凡是涉及资金的和信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必须从严监管;以大数据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是协同传统金融机构做创新的,不是来“唱主角”的。
科技是金融创新的双刃剑
当前,金融创新已经出现了一系列变化,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主的科技金融该如何监管?如何规范科技金融企业?黄震对此表示,科技是金融创新的一把双刃剑。科技会带来金融创新的强大动力,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但同时,科技创新本身有不确定性,会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
他说,金融科技企业要维护金融业态安全,需要找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金融机构在与他们合作之前,需要政府部门的许可。目前,中国采用类似“监管沙盒”的办法,在北京成立了一个监管黑匣子。监管部门在了解到科技企业在服务中产生中一系列变化的同时,对于风险性的内容进行纠错和管理。“因此,金融科技的监管也要运用新科技,紧跟其发展的步伐。”
监管须运用新技术手段来降低风险
对于金融的监管,一直存在一种声音认为:管太松,容易乱;管太紧,又发展不起来。到底该如何平衡金融安全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黄震表示,中国金融服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方向是增加新的供给,提升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他说,监管过紧,正规的金融机构发展会受到抑制。但如果管得过松,创新金融的发展又会出现乱象。因此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监管部门要适当放开对正规金融的监管,让正规金融机构能够以科技驱动、创新驱动的方式,来推动金融发展。
他提醒说,在金融创新的同时,监管部门必须要用新技术手段来降低风险,对金融机构进行安全检测和预警。“不能等到产生区域的金融风险和群体事件时,才进行介入。监管机构要评估其潜在隐患和问题。”黄震说。(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