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理在贵州:黔西以“绿色思维”建“美丽乡村”

首页 > 百业 > 企业 > 正文

生态治理在贵州:黔西以“绿色思维”建“美丽乡村”

中新网黔西6月11日电 题:(砥砺奋进的五年)生态治理在贵州:黔西以“绿色思维”建“美丽乡村”

作者 杨云 吴丹丹

贵州毕节市是生态脆弱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国家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黔西县隶属于毕节市,生态治理与脱贫问题突出。近年来,黔西县统筹实施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和立体生态农业等工程,探索出生态经济发展的绿色模式。

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村面积5.5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组758户2710人。村里如今长满果树的土地,曾经是只长草的荒山坡。

海子村的荒山不保水,也保不住土,水土易流失。海子村人意识到,要能吃饱饭,走上致富路,必须恢复生态,保住水土。20世纪80年代开始,海子村开始了大规模的开荒育林及改土造地。

海子村副支书罗贤吉指着眼前一片山坡说,“小流域综合治理后,这片1000余亩荒山坡被改造为猕猴桃种植区,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能力。”

“开荒增地、治理水土、年复一年,从1990年到现在,总算是让这方水土能养起这方人。”林泉镇党委副书记谢伟说。

如今,四面环山的海子村,中间为千亩良田,村域内水资源丰富,排灌沟渠通达。

6年前,洪水镇解放村10多户农民看准乡村旅游发展的契机,把自家的石旮旯地全部种上果树,并在树丛中开办了农家特色菜馆,很快成为村里先富起来的第一批人。

“春看花、夏避暑、秋品果,周末休闲观田园。”稻花香菜馆老板高俊说,“生意好时,他家日接待食客20多桌,收入数千元。”

曾经,洪水镇因石漠化几乎寸草不生的荒山秃岭如今满眼绿树。

改造后的黔西北特色民居星星点点坐落在山间田坡,映出别样的山村风光。

“这里青山环绕,碧水长流,如一幅美丽的图画。”村民们向记者讲起这几年的变化。

多年前,大家住的是茅草房,下雨怕漏,刮风怕塌。如今,家家住上了新民居,通了水电路讯。致富门路也越来越多,种蔬菜,搞养殖,办“农家乐”、吃“旅游饭”。

用村民自己的话说,是“小桥流水幸福家,柳岸水乡新农村”。

如今,解放村已是“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最具魅力十大乡村”,生态旅游渐成气候,206年人均纯收入已突破1万元(人民币)。

“天蓝、地绿、水净、人美,源于‘绿色思维’。”洪水镇党委书记李民赋翻开工作日志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打造一个能看得见‘乡愁’的洪水,让来洪水镇的人都能感受‘乡风美、乡愁浓、乡韵纯。’”

生态恢复重现蓝天碧水。

过去,素朴镇古胜村土地严重石漠化,万余亩荒山光秃秃的。

为了争水源,村与村、寨与寨之间时常有冲突。

路不通、钱不多、粮不够,古胜村曾是极贫村。

自2006年开始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以来,该村按照“高海拔自然恢复,中海拔退耕还林,低海拔种经果林”的思路,种植了经果林近3000亩、苦丁茶4.7万余株,全村森林覆盖率从25年前不到10%增加到现在的55.4%。

光秃秃的山坡变得植被茂密,曾经消失的水源也恢复了。

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后,古胜村村民自发成立了会员制的环保组织,制定了严格的联户管护责任制,即使在严寒的冬天,村民也自觉值守。

以造林绿化为主、石漠化治理为辅、小流域治理、矿山复绿和易地扶贫搬迁为补充,黔西县不断探索生态恢复路子。

2012年以来,黔西共有11万人陆续迁出深山,100余平方公里森林植被和自然生态实现自然恢复,黔西有效治理石漠化面积87平方公里,封山育林近万亩,实施小流域治理6条。

为留住青山绿水,黔西官方率先在毕节市成立了县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合议庭,对涉及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移民搬迁等同类案件进行审理。

成立了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委员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截至2016年底,投入177亿元用于污水处理工程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并从2014起,每年由县财政统筹安排1亿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经费。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109株珍稀树木和4个古树群实行挂牌管理,黔西县山、水、林、田、路、树实现精准保护,管护面积达140万亩。(完)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