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看贵州:威宁小洋芋带来大变化

首页 > 百业 > 企业 > 正文

中国扶贫看贵州:威宁小洋芋带来大变化

中新网威宁6月9日电 题:中国扶贫看贵州:威宁小洋芋带来大变化

作者杨云

马铃薯(又称土豆),贵州地方方言称“洋芋”,是对来自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这一外来物种的“昵称”。

威宁马铃薯种植核心区威宁自治县双龙镇。 杨云 摄威宁马铃薯种植核心区威宁自治县双龙镇。 杨云 摄

在威宁大多数农民的记忆里,饥荒年代,“洋芋”与“饥饿”是同义词。

“那时的餐桌上‘洋芋开会’,‘煮洋芋’‘蒸洋芋’‘烧洋芋’‘烤洋芋’是家常便饭。”马武训感叹,“一年四季无论如何调整,洋芋是绝对主食。”

威宁自治县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有着与马铃薯原产地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非常相似的生态环境。

随着国家扶贫力度加大,让种了快40年的洋芋马武训感叹:“同样一亩地,新薯种让产量最低也能增加三倍。”

“以前薯种品质不好、产量不高,一亩地收获千把斤,市场上最多卖四、五百块钱。现在一亩地却可以收获三、四千斤,价钱也不错,可以卖一千五、六百块钱。”马武训蹲在路边给记者算账,“同样的辛苦,现在一年可以多挣几万块钱。”

威宁马铃薯种植核心区威宁自治县双龙镇。 杨云 摄威宁马铃薯种植核心区威宁自治县双龙镇。 杨云 摄

随着农村改革推进,马武训将土地流转到40亩,财富也增加了五六倍,他正规划着要购买货运小客车。“这几年变化大,家电进了家,餐桌上也不只有洋芋,一年四季都有肉,油水十足。”

家住威宁县城草海边的马斌是“85后”,有着更为新锐的发展理念,“现在国家鼓励年轻人‘双创’,我就做了一个马铃薯收购项目。”利用互联网和铁路货运,马斌把威宁的马铃薯卖到了上海、浙江、广东。“一部手机,就可以和所有人进行马铃薯交易。”

“威宁马铃薯块大、产量高、品质优、退化慢、口感好,干物质含量高、耐运输、耐贮藏,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处于一流水平。”马斌还在规划,“薯条、薯片、薯粉都是年轻食客的舌尖喜爱,电商卖马铃薯加工食品,一定能赚钱。”这位年轻人,目前正打听小微企业办理程序,计划今年内开一家公司吃“电商洋芋饭”。

草海火车站,来到威宁的游客第一口呼吸都是满满的‘烤洋芋”香气。数十个摊位摆满烤熟的洋芋,200克左右重量的洋芋正以三、五元(人民币)一个的价格诱惑着刚踏上威宁的游客品尝。

“一元钱批发一斤,三元钱卖出一个,除去炭火成本,还能挣不少。”草海站卖烤洋芋的马明仙告诉记者,烤洋芋不仅是吸引游客的特色美食,更是她供养两个孩子的主要经济来源。“旅游旺季,一天能买上三、四百块钱。”

近年来,威宁马铃薯从传统的米拉洋芋、草果洋芋、乌洋芋等发展到现在的高淀粉型、低淀粉型、鲜食型、加工型、兼用型及早、中、晚熟等180多个品种,种薯资源丰富。

“种薯基地的建设,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民种植马铃薯的良种问题,也为农民增收开通了一个新渠道。”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刘军林介绍说。

威宁依托便利的交通,加大市场对接,组建了15个马铃薯协会,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的作用,形成“农户-经纪人-客商”和“公司+基地+农户”销售网络。

目前,威宁县内外个体户、农村经纪人、马铃薯(洋芋)协会等通过公路、铁路等渠道销往上海、重庆、广州、厦门、杭州、成都、长沙、昆明、南宁、贵阳等省内外大中城市。

“马铃薯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威宁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马铃薯收入超过1000元。记者采访了解,威宁马铃薯已初步形成了生产有基地、流通有市场、加工有企业的生产格局。

“马铃薯对西部农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在考察威宁马铃薯产业时曾指出,“马铃薯在保障粮食安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西部农业大开发和科技扶贫中的作用将日益凸显。”

小小马铃薯,正拓宽威宁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昔日“充饥粮”如今已晋级成为致富大产业。

据了解,威宁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165万亩,总产量280万吨左右,总产值超过35亿元(人民币),是中国马铃薯四大主产区之一。(完)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