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新学徒制培养“金牌工匠”
中新社上海6月8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正多举措加快培养一批知识技能更新、创新能力突出、参与国际合作交流、职业素养优秀的高技能人才,重塑“上海制造”金字招牌。
这是从正在上海举行的,由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上海市、江苏省主办的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现场传出的消息。
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上海是产业工人的摇篮,也是高技能人才的集聚地。至2016年末,上海已拥有技能劳动者38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04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31%。
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共认定了89家市级培养基地,其中12家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上海鼓励这些基地在技能培养、考核评价等方面展开创新探索和改革试点,为其上下游或同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早在上海开埠之初,学徒培训就一直是旧上海职业培训的主要方式。作为全国22个试点省区市之一,上海2015年启动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涵盖先进制造、运输物流等多个领域的职业工种,计划培养约4500名学徒。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晓东就认为,开展高质量学徒制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就愿意承受投入的成本。
为了更好地培养工匠大师,上海实施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首席技师资助”计划,加快上海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上海市人社局透露,2012至2016年,上海已建立并资助123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其中已有28个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各工作室均已完成一批创新成果,形成一批专利,获得市级、国家级、国际奖项,合计创造经济效益达19.8亿元人民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