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承建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纪实
中新网成都6月2日电 题:中国电建承建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纪实
作者:刘彦君
6月2日上午8时26分,随着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首发列车发出三声悠长的笛声,缓缓驶离“万盛”站台,标志着中国电建集团以BT模式投资建设的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正式通车载客试运营。
这是继深圳地铁7号线后,中国电建承建开通运营的又一条地铁线。
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采用“投融资+设计施工总承包+回报”的建设模式,实际合同额69亿元。项目正线全长约22公里,分为东、西延线,全线设14座车站。东端设停车场一座。建设工期36个月。工程具有工期紧、接口多、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特点。
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全长约22公里,分为东、西延线,全线设14座车站。 田毅 摄一条管理提升之线
据悉,该项目是中国电建在成都轨道交通市场承建的首个地铁项目,也是中国电建集成设计、施工、装备制造等优势资源,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实施的地铁项目之一。
工程自开工以来,中国电建成投公司确立了“一个理念、两部建设、三化建设、四维推动”的项目建设举措。坚持“全力以赴攻难关,一丝不苟做细节,精工良建铸完美,把握今天创未来”的建设理念,抓好指挥部和标段项目经理部“两部”建设,推进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三化”管理,确保了精品质量和工程进度,优质高效地实现了开通试运营的总体目标。
在开通前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4号线二期工程技术质量、运营筹备及综合联调水平,在全国轨道交通行业已评审的95条地铁线路中是最好的之一。
一条攻坚克难之线
4号线二期地质结构复杂,西延线地质具有大粒径、高强度、高富水、强透水以及无胶结松散漂卵石地层的特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极为罕见,该地层下的盾构施工,安全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就极易造成地面坍塌、陷落。施工中,中国电建利用“推力脱困法”、“渣土改良法”等,有效地解决在松散漂卵石富水地质条件下盾构机快速脱困,连续掘进和漂卵石频繁卡刀盘的难题。西延线除了特殊地质结构对盾构施工造成极大困扰,线路施工过程中还遭遇多个困难重重的“拦路虎”,这其中就包括被列为成都市地铁工程建设单项工程特别重大风险源的──汛期下穿约50多米宽的江安河。为确保盾构机顺利穿越江安河,中国电建对一系列潜在风险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评估判断,并制定完备的应急措施。在各项措施的“保驾护航”中,不畏艰难顶力奋进,两台盾构机在不到半个月时间,两次成功穿越江安河,在成都地铁建设过程中一举创下“两个第一”:第一次在成都地铁建设盾构过程中创造了在松散砂砾石富水地质条件下成功下穿河道的案例,第一次创造了成都地铁工程建设盾构一日掘进25环的记录。
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在装修细节更加注重功能性、人性化。 田毅 摄一条科技创新之线
在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建设过程中,中国电建大胆采用最新的设计施工技术,成为成都市首条运用“BIM技术应用管理系统”的线路。
走进位于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西延线的光华公园站,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春天般清新的气息,翠绿的“柳叶”在天花板上蜿蜒铺展,简洁大方而不失灵动。车站整体装修风格一面呼应4号线“小绿”的主打色彩,一面突显了温江柳城的美名。这就是BIM技术,这个号称“最强大脑”施工管理系统的杰作之一。该系统主要通过收集施工图纸、现场测量数据、设备选型尺寸、材料选型尺寸等各类数据,在统一的3D平台进行绘制,用于分析、研判各管线、设备的相互位置关系。通过系统可以直观地预览现场安装完成后的管线效果,同时可以在系统中随时调取管线、设备数据,做到现场数据与系统后台的一一对应,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极大提高了地铁投运后运营维护管理的效率,为工程建设树立了技术标准、工艺标准,也确保了工期提前完成。
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共完成了4项科技项目的鉴定与验收,完成1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的申报,完成8项股份公司工法、1项铁路公司工法。在验收过程,专家们给予出最高的验收分数通过验收——4号线二期工程在成都地铁建设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全线整体移交;第一次首站综合联调通过率超过99%,首站消防检测一次性通过;第一次正线轨行区与停车场同步整体移交;轨道工程被验收专家认为推动轨道工程质量迈上新台阶。
此外,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在装修细节更加注重功能性、人性化,例如将栏杆玻璃由直角改为圆角、人防门盖板与装修面齐平、楼梯踏步立面做拉槽处理、出入口通道处铺设防滑垫、票亭与导向整合设计等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
优异现场换得了优质市场,中国电建不仅实现了“成都市场”版图的扩张,2017年3月8日,中国电建签署了《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工程PPP项目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协议》,成功实现了从BT模式向PPP模式的成功跨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