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国有银行进军“校园贷” 勿忘社会责任
近日,国有银行进军“校园贷”的新闻接连被报道,“正规军”“开正门”“逆势杀入”等字眼,与负面消息缠身的“校园贷”一同出现在新闻标题中,再次引起舆论场的广泛热议。(5月26日《中国青年报》)
一般情况下,贷款需求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自有资金数额无法满足资金需求,必须求助于他人或金融机构。正常情况下,借贷者会以自己的还款能力为基础,对贷款规模进行控制;金融机构或其他借贷机构也会根据贷款者的还款能力,审核并向其发放相应数额的款项。双方立场虽然不同,但却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即贷款者的还款能力。
还款能力来自哪里?要么是直接的劳动收入,要么是所控制的资产变现能力和投资收益。问题在于,对于绝大多数在校就读的大学生来说,既不存在稳定的劳动收入,也不存在足够的可变现或能带来投资收益的资产,换言之,他们大都存在还款能力不足的问题。
大学生们还款能力不足,为什么“校园贷”还如此火爆呢?说到底,进军“校园贷”市场者所看重的,不是大学生们自身的还款能力,而是大学生们的超前消费能力,以及其他们父母的还款能力。甚至,有些出借资金者也不在乎他们父母的还款能力,而只在乎他们向父母索要资金的能力,和父母对子女安危的重视程度。这正是为什么“裸贷”、暴力逼债等现象频现的原因所在。
问题在于,“杂牌军”们面临的问题,“正规军”们一来就会完全改观吗?当然不会。因为,最最核心的问题,不是提供借贷资金者是谁,而是申请贷款者是谁。如果申请贷款者没有任何变化,如果他们的还款能力仍然无法保障,无论提供借贷资金者换成谁,都将不得不直面贷款者违约的问题。区别可能只在于,“杂牌军”们存在“裸贷”、高利贷和暴力逼债的问题,而“正规军”们则比较正规和文明。
可是,既然绝大多数大学生们缺乏足够的还款能力,为什么“正规军”们还要进军“校园贷”市场呢?如果是满足基本消费,贷款只需要面对家长或困难学生家庭即可,如果是为了满足学生们的超前消费,则又存在道德伦理问题——过度刺激缺乏财务尚未独立、还款能力者的超前消费,不仅不合乎情理,也有与学生们携手“坑爹”之嫌。
在“杂牌军”们的不规范运作导致“校园贷”负面消息缠身的情况下,很多家长和学生还有理由对其“敬而远之”,但是,一旦“正规军”挺进这一市场,暴力逼债等风险虽然有可能降低,但却很难说不会出现攀比式超前消费、攀比式校园贷款的现象。攀比之风一旦兴起,很有可能还会导致一些家庭条件不佳、攀比心却重者父母与子女之间矛盾重重,对家庭伦理关系也会造成严重冲击。
作为“正规军”的国有银行的市场行为,不仅要追求赢利,更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在进军“校园贷”市场之前,“正规军”们一定要对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权衡,慎之又慎,不可轻忽。
作者 张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