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和产品快速更新 别把创新产品挡在市场外
在对四川省的成都、绵阳,河南省的郑州、洛阳和浙江省的杭州、宁波这3省6市121家企业的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国家已出台了一些鼓励应用创新产品的政策措施,企业创新的市场环境正在逐渐改善,但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仍不通畅。企业希望政府部门在支持研发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创新后市场的支持。
一些创新产品吃了闭门羹
不创新等死,投入创新如果没有市场反馈,企业往往会死得更快
■“明摆着我们产品性能更优,为什么就是不用,感觉有点不公平!”
创业数年来,刘之萍(化名)已记不清向电视台推荐产品时吃了多少闭门羹,对很多不合理要求,她“已经无力吐槽了”。
刘之萍是郑州一家科技初创公司董事长,2010年她带领团队在国内首次研发出无线数字图像传输系统。此前,该领域长期被几家国外大公司把持,一台好点的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动辄要卖100万元。各种测试证明,刘之萍的产品性能不比国外品牌差,而价格便宜不少。刘之萍原本以为很容易就能打开市场,现在她感慨,“做出产品原来是相对简单的”。
“产品免费试用、24小时响应、全方位服务……我们想到的都做了,但磨破了嘴皮人家还是不用我们的产品。”刘之萍说。相比碰壁,让她更郁闷的是,因为自己是小公司,客户常常会提出一些“歧视性”要求。
有一次,她带着设备去参加某省电视台节目直播前的测试,同台展示的还有国外大品牌,但两者的“待遇”却有天壤之别:国外产品只要求测试1公里内图像传输质量,而刘之萍的产品则被要求在20乃至25公里内高质量不中断地完成传输。即便经过团队努力达到了要求,依然遭遇了各种刁难。而国外品牌出了问题,一两句话就轻描淡写解释过去,没见有人挑刺。
“明摆着我们产品性能更优,为什么就是不用,感觉有点不公平!”刘之萍说。
刘之萍的遭遇,在创新产品推向市场中并非个案。
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花了5年时间,耗资五六千万元研发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器,希望借此打破雅培、罗氏等国际巨头在体外诊断产品市场上的垄断。“产品的临床一致性评价很高,应用也没问题,我们把仪器送给医院试用,试剂价格也只有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的1/3左右,但就是很少有医院愿意尝试。”迈克生物商务总监王登明对此非常不解。他还担忧,创新产品得不到市场验证,就很难持续完善,和国外产品差距会越来越大。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陈奇志,他是成都交大光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凭借在轨道交通、供电监控等方面的实力和技术积累,交大光芒有实力能在这些领域分到一杯羹,可不少城市的地铁综合监控领域,几乎只认几家大公司。“我不奢求拿下大系统,能不能拿出一个小系统让我们去尝试?这些技术我们在实验室测试无数遍了,但就是没有在市场上验证使用的机会。”陈奇志说。
“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不创新就是等死,但要是投入创新却没有市场反馈,企业背上重负,往往会死得更快。”王登明说,市场首次应用新产品的谨慎可以理解,可这不能成为不信任创新产品的原因,也不是排斥中小企业的理由。
调查中,多家企业向记者表示,企业要不断完善创新产品,靠品质赢得市场,政府也有必要助推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比如政府不妨带头使用国产自主创新的产品,也可以出台专门专项基金,对率先使用新技术、新产品的单位进行适当的奖励、补助,以鼓励产品创新。
一些招标中设置壁垒
一些项目招投标中的“潜规则”,让不少创新型企业不得不知难而退
■“能不能只拼技术,不讲资历、体量,看看谁的技术好,谁的成本更优。”
通过招投标拿订单是很多创新型企业进入市场的重要方式,有时候一个项目就能救活和壮大一家创新型企业。然而,不少企业反映,即便技术或产品领先,企业自身也有实力,可仍有些领域进不去,现实中一些项目招投标中的“潜规则”,让不少创新型企业不得不知难而退。
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技术是四川绵阳华元航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看家本领,其产品已经装配在一些中小型品牌汽车上。基于对产品的信心,华元航升希望通过招投标拿下更大的市场,但尝试数年依旧没有实质突破。
“有些项目招投标时虽然也看技术实力,但企业的体量、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其实占据更大的分量。我们创新型初创企业,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有很大的体量、很高的市场占有率?设置这样的条件等于堵死了我们参与市场竞争的路。”长期负责招投标的华元航升副总经理胡长青说。
“有一次我们铆足了劲去竞标一家车企的项目,没想到客户劈头就问,达到‘国五’排放标准的设备,你们在市场上供了多少套?我们创业时间不长、能做到3万套已经很不错了,可同台竞争的大厂家都有50万套左右,一下子就把我们比下去了。”胡长青说,有时候,如果仅仅看标书上的条件,华元航升都符合,可一旦去竞标,就知道背后还有一些“潜规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谁有戏、谁没戏。
每次都输在这些坎上让胡长青很不服气。“能不能只拼技术,不讲资历、体量,看看谁的技术好,谁的成本更优。”胡长青说,让人苦笑的是,有些企业夺标后,还是会找华元航升做。
调查中,企业普遍反映,招投标时,一些包括跨国企业在内的大公司会联合投标方设定门槛,有时甚至成为一两家企业之间的游戏,创新型中小企业很少有直接夺标的机会。
“很多项目在投标时,标书上写明要国外品牌,因此我国每年大量进口轴承。事实上,我们公司经过这么多年研发,在轴承减速器等方面已经可以跟国际水平比肩。”河南一家机械企业技术负责人表示。
标准更新慢束缚了创新产品的手脚
技术和产品快速更新,但相关标准却没跟上
■“有关部门出台一个标准可能需要2到3年,而企业每半年就会推出一些最新产品。人家总会问:这个产品符合标准吗?”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沈彦被这样的问题困扰:明明就是新一代产品,总是要费尽心思说服客户这个产品比旧产品好。沈彦所在的企业主营光伏发电设备,每年都会投入巨量资金更新产品。技术和产品快速更新,但相关标准却没跟上,有关部门发布标准和实际推向市场的产品往往有时间差。
“有关部门出台一个标准可能需要2到3年,而企业每半年就会推出一些最新产品拿到市场上,人家会问:这个产品符合标准吗?”沈彦总是被问得哭笑不得。
这几年3D打印很热,三阳永年公司研发了一些产品和工艺。“我们向对方技术人员说明,他们也都觉得没问题,但有关部门还未对这项新材料出台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对方就会担心出了问题谁来承担责任。”三阳永年公司副总经理林素中说,曾经跟一家企业合作,用3D打印很快就做出一些非常复杂的器件,但考虑到没有标准认证,对方还是不敢用,最终不得已花费很高的成本,利用传统的方法打磨制造。
同样的经历也发生在李响身上。他所在的企业研发了一款新产品,只是在已成熟产品上加了两个新功能以提升效果。拿到公立医院里销售时,医院觉得产品有改动,不符合标准,而新产品每次进目录,都需要重新做临床。“临床做下来估计就得一两年,为了早日上市,收回研发成本,我们只好把这两个功能砍掉。”
一些行业领军企业尝试参与到标准制定中,但似乎没那么容易。杭州英飞特电子是国内较为知名的LED电子制造商,副总经理张华健说:“我们在行业一线,最明白市场需求,相关标准的立项权却往往被北京的一些设计院拿走,这有些不符合实际。”
企业反映,相关行业标准滞后,使得市场上常见的产品并不能代表行业的领先水平。而技术水平不高、没有创新性的产品甚至山寨产品充斥市场,不利于行业的整体提升。企业呼吁,编制行业或产品标准时,要多听取一线企业或具有公信力的行业协会意见,制定更加符合市场和行业发展的标准,不要让标准束缚了创新产品的手脚。
(本报记者喻思娈、余建斌、赵永新、冯华、蒋建科、刘诗瑶、谷业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