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约风波下的酷派:乐视入主后颓势不止
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16日电(常涛)16日,酷派集团被曝出将与300余名校招应届毕业生全部解约。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注意到,除了解约风波,曾名列“中华酷联”(2013年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四家主流智能手机厂被国内媒体合称“中华酷联”)之一的酷派已面临多重困境。专家认为,酷派只是乐视生态布局破掉的一个迹象。
两度延后发布年报 上半年亏损或达6-8亿港元
2012年巅峰时期时,酷派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一度占到前三。但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驻台北分析师吕俊宽向媒体表示,2017年一季度,酷派市场份额已下滑至11位。
其实,酷派市场份额的下滑从2014年就已经开始。是年,酷派的市场份额较上一年下降1.3个百分点,为9.4%。到2015年第一季度,酷派市场份额已降至8.4%。
2016年酷派的营收情况如何?时至今日也不为外界所知。
3月30日和4月26日,酷派先后两次发布公告,延后公开2016年全年业绩的时间,并预期2016年年度业绩将于2017年5月底或之前定稿并刊发。
酷派最近一次公布营收情况是在4月21日。当日酷派集团发布公告称,集团截止2017年3月31日经营亏损约为港币4.6亿元(约合人民币4.08亿元),预计2017年上半年的经营亏损会扩大到6亿-8亿港元之间,相比去年同期经营亏损港币1.628亿元,出现较大经营业绩下滑。
专家:业绩下滑因丧失原来定位用户
酷派在4月21日发布的公告中解释了产生预计经营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而本年度公司规划中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尚未上市,导致销售收入规模下滑;同时集团持续投入研发及市场销售推广活动,导致集团2017年上半年费用支出未有改善。
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采访时表示,酷派业绩下滑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目前中国手机市场竞争太过激烈,二是酷派丧失了原来定位的用户群体。
长城证券研究部电子及通信首席分析师赵成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采访时也表示,市场竞争加剧是酷派手机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截至发稿时,酷派集团停牌仍在继续,以待公司刊发2016年年度业绩。
乐视入主颓势不止 销量破亿计划不再被提
2015年6月28日,酷派出售18%公司股份给乐视网,交易价格约27.3亿港元(约合3.52亿美元),乐视由此成为酷派的第二大股东。
2016年6月17日,乐视再度以10.4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88亿元)增持酷派股份至28.9%,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据媒体报道,按照当时乐视的想法,通过整合酷派和乐视超级手机,2016年“乐视+酷派”智能手机总销量能达到5000万至6000万部,2017年销售量有望突破1亿,成为销售量最大的手机公司之一。
但乐视入主后,酷派的颓势不止。2016年8月30日,酷派发布了归属“乐视生态”后的首份中报。公告显示,酷派集团2016年上半年收入52.77亿港元,同比下降39.9%,报告期内亏损20.7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净利润28.37亿港元下降173%。
李易分析,包括之前与360的合作,酷派这两次寻找互联网企业作为自己的外部合作伙伴都是比较省事的方法,是拿自己的主业和对方的副业在冒险。
乐视生态布局破掉的迹象?
酷派CEO刘江峰今年3月份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采访时曾表示,酷派与乐视为两个公司,乐视的资金情况对酷派没有什么影响。
分析认为,这一表态似乎暗示了酷派有意与乐视撇清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已经开始逐步对乐视实施控制的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在5月4日融创中国2016年业绩发布会上指出:“将来乐视就是上市公司和汽车两部分,乐视汽车贾跃亭该怎么弄怎么弄,其他的,该卖的卖掉。”
对此李易表示,其实业界对乐视与酷派的关系已经没感觉了,从乐视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来看,乐视似乎已是自身难保,自然要回归本业,如视频、影视、文化等,而对于此外的业务,比如手机、体育,已无暇顾及。对于酷派来说,从创始人到现在的管理层,都已经对业务疲倦了,无心恋战,即使两家关系淡化也是正常的。
赵成分析,乐视的生态布局早破掉了,酷派只是一个迹象,会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现出来。
刘江峰此前表示,如今手机行业竞争形势早已今非昔比,酷派想要在竞争中立足,则必须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只有打出“差异化”牌,才能在未来找到出路。(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