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精英共探以创业平台推动中国新材料行业转型升级
中新网厦门5月17日电 (杨伏山 李斌)在“中国制造2025”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作为国家基础材料的新材料行业,正悄然发生一场由平台创业热潮引领的产业创新与变革。
16日,来自全球的新材料企业、投资机构、创业者精英人士,相聚于广州举办的“2017中国高分子新材料发展与创业论坛”,共同探讨中国高分子新材料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创业创新方向。
在该论坛发布的年度创业报告中,金旸WE WORK作为最佳创业平台案例成为关注焦点,其首创的共享实体模式亦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来自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由2011年的8000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近20000亿元,产业规模翻了一番,年均增速超过24%。
藉由《中国制造2025》政策东风,业界人士和投资机构普遍看好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但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时面临诸多问题,核心竞争力不足、盈利不高、低端产能严重过剩等因素,已成为新材料行业的新困局。如何对行业加以变革,实现技术升级和转型发展,成为行业迫切解决的课题。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徐坚博士在会上称,科技和产业在产学研过程中缺一不可,而企业需求方与技术供给方需要一个创新体制加以融合。他认为,行业市场体制机制的创新,有多种多样的模式,金旸WE WORK的平台就是一种新的模式。
“事实已经证明了金旸模式为解决这个行业难题提供了一剂行之有效的良方。”他说。
为突破当前制约中国高分子新材料行业发展中面临的整体“散小乱弱”、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掌握在外企手中的困境,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金旸”)于去年4月推出中国首个高分子新材料创业平台——金旸WEWORK,并在短短时间内,组建了一支博硕组成的专业研发团队,联合众多行业专家与精英,持续构建一个具有雄厚技术实力的产品孵化器,旋即引起业界注目。
清华大学教授、高分子行业知名专家郭宝华教授表示,科研成果的转化是当今很重要的课题,中国高分子新材料行业发展存在产学研脱节的问题。金旸WE WORK共享平台的创建,有助于解决产学研的脱节,为创业者提供机会。
专注于高分子新材料领域的互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被业界誉为内地新材料领域“新型生力军”的厦门最有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元勇告诉记者,目前该行业创业模式,主要有个人自己当老板、企业内部创业以及加入到平台式的创业三种。其中的个人合伙创业,单打独斗,风险大,成本高,创业成功率极低;企业内部创业则因创业方向和产品非企业核心产品,很难获得企业真正有力的支持,其创业进程比较慢,存活率很低。
而金旸WE WORK共享平台以创业加速器和产品孵化器,将各行各业的用户需求作为平台的需求方,将创业者作为平台的供应方,有效将供应和需求方纳入群体,大大缩短产业链,同时又提升产业链的传导效率,创造了价值。
金旸集团董事长、金旸WE WORK创始人杨清金表示,建立金旸WE WORK这个平台,帮助那些有激情、有执行力的创业者到这里来创业,减少他们的失败率,这就是他做这个平台的初衷。
从去年4月份发布平台至今,金旸已经成功培育了20几个创业单元,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共享体系,尤其在技术方面,切实帮助创业者提升了其产品竞争力。除了作为一个创业载体之外,金旸更重要的角色是扮演技术组织者,对接国内外孵化器和技术机构,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产品产业化。
在本届橡塑展上,金旸全方位展示了3D打印材料、微发泡材料、低气味材料、免喷涂材料、增韧阻燃材料等60余款技术含量高、性能优异、环保安全的创新型改性塑料产品,以最新的研发成果呈现改性塑料与现代生活科技的紧密关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