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均泳:遏制资金脱实向虚需解决这四个问题
作者 相均泳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研究部副主任、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王晓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实习研究员)
4月7日,银监会发布《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回归本源、突出主业,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是2017年主要经济工作任务之一,也是中国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稳中求进的重要政策部署。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基于此,笔者认为,认清当前实体经济面临的“四化”问题,对于振兴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一、产业空心化
产业空心化是指在企业重心偏离经营企业实体,转而投向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以及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行业的情况下,一国的产业发展出现停滞、放缓、萎缩、退化等不健康状态。实体经济产业空心化问题,往往与虚拟经济的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密切相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投资收益之间的巨大差别,使得社会资本游离实体产业,实体企业“脱实向虚”趋势增强。
经营成本持续上升、金融业供给结构不适应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原材料价格快速回升等,挤压了企业盈利空间,制造业总资产回报率持续下滑,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总体偏紧。一些实体企业在“辅业”投资收益高、资金回流快的诱导下,无心坚守本业,实行“一主多辅”的经营策略,将更多资金投入虚拟经济,出现“一流企业做金融、二流企业做房产、三流企业做市场、四流企业做实业”的局面,导致实体经济相对萎缩,大而不强。
此外,随着市场经济各项成本的不断提高及日趋激烈的竞争,许多传统产业无法实现转型升级满足市场的需求,逐渐退出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升级、换代,使得产业空心化进一步加剧。因此,如何防止产业空心化,使虚拟经济植根于实体经济,并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过度金融化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镜像。金融市场本身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而是通过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让实体部门更有效地创造价值。生息资本来源于生产资本,好的金融市场在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服务的同时,也能让金融市场自身运行成本最小化。受经济减速、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近年来,要素资源“脱实向虚”的趋势明显增强,实体投资越来越冷、金融投资越来越热,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之比”是衡量一个经济体金融与实体之间发展是否协调、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下面一组数据可以表明全社会有多少资源和回报流向了金融业。2016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已超过9%,而作为服务全球的两个金融大国——英国、美国分别只有8%和7%左右,日本和欧洲甚至低于5%。中国金融业如此高的占比正是过度金融化的例证。
在经济过度金融化的环境下,经济增长对债务杠杆的依赖度越来越大,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测性越来越差,经济增长将伴随着债权债务风险的不断聚积。过高的债务和债息负担需要由实体经济部门的经营收益来承担,如果企业盈利能力变弱、债务杠杆不断增加、作为债务抵押品的资产价格出现严重泡沫三者同时出现,经济将面临巨大风险。因此,抓好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脱实向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分工低端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已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工厂”,在产业结构、技术研发能力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实体企业部分产品在高端、大型、智能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产业分工和层级中,中国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在全球仍处于低端位置和低水平阶段。经济体量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甚至越大越弱、越多越劣,成为实体经济困境的现实写照与典型特征。
中国仍未完全摆脱产品多为中低端、高端设备大量进口、核心技术自给率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困境,一些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部门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发达国家,在国家间产业的竞争中无法获得较强的话语权,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末端,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较低,受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影响较大。
因此,中国必须推动和构建中国主导和引领的全球价值链,打造中国企业的国际分工体系,连接全球企业和产业,释放中国的产能,形成覆盖全球的“朋友圈”,防止中国落入国际分工低端化的困境。
四、生产低效化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型阶段,虽然中国经济总量保持稳定高速增长,但是经济效率却还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早在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就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中国制造业人均产值目前仅为美国的约16%;中、美两国制造业企业收入占两国收入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2%和88%;中、美两国制造业企业利润占两国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和93%。
同时,由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同质产品竞争加剧,企业间内耗增多,经济效益增长困难,供给升级相对滞后,市场拓展难度加大。随着人民群众消费结构升级及对安全、环保、能耗、质量等方面要求的逐步强化,供需结构错配矛盾日益突出,供给体系效率不高,工业领域特别是消费品领域中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一些内销产品与出口产品存在质量差距,导致大量消费支出流向海外。
因此,中国必须要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抢占国际科技创新制高点。通过创新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相均泳,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曾任韩国庆熙大学管理学院科研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等领域研究。
(欢迎转载,注明来源“中新经纬”,即视为已获转载授权。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