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轮自贸区建设凸显三大关键词
中新社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 李晓喻)2017年3月31日,在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史上将是个大日子。这一天,中国国务院正式对外公布了在辽宁、浙江等省市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的总体方案,以及全面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的方案。
这一系列方案,凸显出未来中国自贸区建设三大关键词。
一是“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如今已进入“开花结果”阶段,为中国经济带来显著利好。据官方数据,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3个国家直接投资已达145.3亿美元,中国企业与相关61个国家新签合同额超过1200亿美元。
目前,世界经济面临重大转折点之际,“一带一路”建设被寄予更高期待。人们希望这个由中国力推的倡议,能够成为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带来更多活力的抓手。
在此情况下,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几乎每个新设自贸试验区的重要任务。
例如,按照新方案,上海自贸区要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四川自贸区要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贸易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合作;湖北要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推进中欧班列(武汉)发展,支持设立中欧班列华中拆拼箱中心;辽宁则要推进自贸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日、韩、朝等国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升优势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占有率。
资料图: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综合服务中心招聘窗口服务人员。冲着“自贸区”这一名牌,应聘者趋之若鹜。 韩章云 摄二是深化改革。
2017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对于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视为中国改革“试验田”的自贸试验区而言,为深化改革积累经验无疑是“规定动作”。
无论是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新方案,还是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的总体方案,改革色彩都相当浓厚。
根据地方官员的介绍,对上海自贸区来说,今后改革将更注重“系统集成”,不是单打独斗、单兵突进,而是全面深化。此外,自贸区将在政府职能架构改革上迈出新的一步,如探索大部门制等,以适应物联网经济时代的新要求。
浙江自贸区将率先实现简政放权方面的改革任务;辽宁将在自贸区内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川自贸区则将致力于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创新。
这些领域,都是中国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自贸试验区积累的经验,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推广,有助于为改革最终走完“深水区”铺路架桥。
三是扩大开放。
进一步扩大开放,不仅是中国经济摆脱下行压力,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在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盛行之际,作为力挺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有的担当。
在此情况下,开放成为今后中国自贸区的关键词。实际上,早在2016年8月,官方就明确表示,新设自贸区旨在进一步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开放,体现在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周波说,要坚持“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以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园区为目标,以此“向世界亮明中国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辽宁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加强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各地的合作和开放。陕西将吸引外商投资旅行社设立运营总部。
开放,体现在促资源共享。例如,河南自贸区将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互联互通。
新增自贸区的开放举动,最终是要为打造新型开放模式做准备。以重庆为例,重庆自贸区将通过制度创新,力求形成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的新模式。
有理由期待,这三大关键词将使中国自贸区发展步入新时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