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质量提升:守安全底线 提质量高线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国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国家认监委副主任刘卫军一行做客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访谈》栏目,就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充分发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质量技术基础作用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点击观看《中经在线访谈》视频
在供需间传递信任
“认证认可在国家质量提升行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将重点开展一批先导性质量提升行动,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同时拉升‘质量高线’,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孙大伟说。
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包括计量、标准、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4项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链条。作为其中重要环节之一,认证认可是一种国内外通行的第三方评价制度,由具备专业能力的第三方机构依据标准和技术规范,对产品、服务或企业的管理体系、人员能力等做出评价。
“认证认可是在供需之间传递信任。”孙大伟说,严守“安全底线”,就是要切实发挥强制性产品认证、进出口食品卫生注册备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等的准入把关作用。拉升“质量高线”,就是要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增加高端质量供给,满足消费需求升级的需要,让中国消费者能够更多享受到高品质消费品。
孙大伟表示,一些领域的先导性的提升行动已经开始。比如在农产品领域,围绕农业结构性改革推动有机产品和良好农业规范等认证;围绕中国制造2025,推行机器人和物联网产品等的认证;围绕服务业的提质升级,在养老、教育、卫生、保健、物流、金融等领域,加快推进服务认证等。
对于认证认可助力质量提升的作用,88岁的孙家栋深有感触:“航天产品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把质量视作生命。”
“而认证认可工作在复杂产品和系统工程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保障方面作用巨大,这项工作能够通过质量认证评价实现各产品之间的质量互认,从而促进集合成的产品和工程的质量提升。”孙家栋说。
扩大“三同”范围
近年来,许多国内消费者喜欢到国外抢购、海淘、代购奶粉、食品、小家电等消费品,但其中的麻烦也不少。
为了解决消费者的烦恼,满足消费需求升级,质检总局、认监委于2015年开始实施食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
“‘三同’是指企业在生产内外销产品时,在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生产,使产品达到同样的质量水平。”孙大伟解释说,如果中国标准与进口国的标准有差异,要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执行,确保产品高品质。
“运用认证手段来解决内外销产品的质量差异问题,是认证工作在‘三同’工程中的主要作用之一,而另一重要作用就是要解决内外销产品的信任差异问题。”刘卫军说,我国目前约有1.3万家出口食品企业,出口食品量很大,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出口食品合格率高达99.9%。这些企业70%也都同时做内销,产品质量跟出口产品一样,但国内消费者好像并不认同。
刘卫军说,“通过‘三同’认证的评价手段,这种权威、公正的评价形式,解决质量信任差异问题,帮助消费者建立信心”。
孙大伟表示,认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扩大“三同”实施范围,对接中高端消费需求,同时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加强对“三同”产品的质量和生产企业的监管。
部际协作推进认证认可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的认证认可大国。无论从颁发证书数量还是获证组织数量来说,均稳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已加入国际上所有的多边互认体系,与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03份双边合作协议,互认范围覆盖95%以上的经济体。
“十三五”是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认证认可领域也必须跟上并适应要求。基于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的重要作用,质检总局、认监委牵头会同全国认证认可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特邀单位共同组织制定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十三五”规划》,并于2016年11月发布。
孙大伟说,规划具有3个首次的特点:一是首次统筹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发展,将两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统一规划,也凸显了检验检测的重要性;二是首次提出了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规模、创新驱动等方面的量化指标;三是首次由32个部委共同发布,涉及面非常广,集中展示了部际协作机制的工作成果,同时也是各部门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的开放性平台。
孙大伟透露,国家认监委将和各部门组织开展规划宣传,建立实施机制来确保推进认证认可强国建设目标落到实处,未来认证认可工作将要发挥更大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