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瘦身健体”,如何杜绝“下岗潮”?

首页 > 百业 > 企业 > 正文

国企“瘦身健体”,如何杜绝“下岗潮”?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叶健、程士华、李伟、李劲峰)“持续推进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被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国企要“瘦身”,职工安置如何解决?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答记者问时明确回应:“绝对不会出现什么‘下岗潮’问题。”

国企“瘦身”是向自身动刀子的改革,直接关系到职工利益。肖亚庆表示,2016年,中央企业减少了2730个法人单位,涉及员工大约11万人;2017年1到2月份,又减少了357家法人单位。

但是,国企瘦身不是让国企和员工就此“一刀两断”。肖亚庆明确表态:“改革要让更多的职工有获得感,要符合企业长远发展规律,最终的目的是在改革过程中,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护职工的利益和权益。”

“产能既要去得掉,职工更要安置好。”全国人大代表王明胜说,国企工人为企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职工分流安置的过程中,需要站在职工的角度,考虑职工面临的实际困难,为分流职工解决好后顾之忧,任何一个员工都绝对不能落下,这是必须坚持的原则。

2016年的国企重组中,宝钢和武钢两个“巨无霸”的合并尤为引人注目。两家巨头合并的好处显而易见,仅压减过剩钢铁产能就近千万吨。但新企业能否妥善安置员工,还是让不少人捏一把汗。然而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武钢集团就顺利完成了1.4万名员工的分流。

新增岗位从何而来?记者了解到,除了内部转岗等方法,武钢还积极与地方政府、其他用工企业对接,组织劳务输出,为职工寻找新岗位。武汉市工会、人社等部门陆续举办招聘会,近500家招聘企业提供超过1.5万个岗位,对口招聘武钢职工。

产能过剩不代表员工没有市场吸引力。“事实上,武钢富余职工较多,专业技能过硬,刚好能和现在不少企业技术岗位招工难的局面衔接起来。”武汉市人社局人力资源市场主任李永洪说。

同时“瘦身”的还有安徽马钢,仅马钢合肥公司就涉及4800名员工。马钢合肥公司工会主席王文宝告诉记者,合肥市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提供了400多个公益性岗位,在公交集团、燃气集团等市属企业安排800多人就业;马钢集团为部分不愿离开钢铁行业的职工提供了800多个岗位,1700多人选择内部退养及重疾保障。值得注意的是,还有900多有志于自主创业的职工,获得了无息贷款。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黄金时代,通过鼓励创新创业来解决就业,更加引人注目,淮北矿业集团朔石矿业公司原职工梁培培就是自主创业的例子。

在淮北矿业集团朔石矿业面临关闭的情况下,梁培培离职开办了食品店,最初因为不懂经营而生意清淡。但她不退缩、不畏难,如今把生意做得红火了。在人社部门帮助下,她又获得了10万元贴息贷款用于开办驾校,不仅自己的就业问题解决了,还吸纳了集团公司和社会失业人员12人再就业。

权威数据显示,在去年国企“瘦身”与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措施并举的情况下,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2%,为多年来最低。

归根到底,解决就业的原动力来自经济活力。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再加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扩大,劳动力流动速度加快等因素,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上仍然比较乐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稳增长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从经济基本面和就业吸纳能力看,这一目标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肖亚庆在详解2017年国企改革路线图时表示,2017年要深入推动中央企业重组,特别是在钢铁、煤炭、重型装备、火电等领域加快重组步伐。

国企既要“瘦身”更需“健体”,而国企的创新之路,尤为需要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来保障。代表委员们建议,要把人才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系统开展人才特别是技术队伍骨干梯队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培育一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干部队伍和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队伍。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