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长“首秀”:“稳”“实”双字诀解难题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中国财长“首秀”:“稳”“实”双字诀解难题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大家好。”7日上午,中国财政部部长肖捷走进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向记者们致意。这是他2016年11月履新以来首次出席公开发布会,在中外媒体前亮相。
摆在肖捷面前的难题不少。
一难,难在财政收支平衡。眼下中国经济虽现企稳态势,但下行压力犹存,稳增长需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既要进一步减税降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又要加大力度补短板、惠民生,保证重点支出,“鱼与熊掌”欲兼得着实不易。
二难,难在管控地方政府债务,严防风险。尽管在严格执行限额管理、发行置换债券“借新还旧”等一系列措施之下,地方债目前风险可控,但仍不可掉以轻心。
在90分钟的记者会上,肖捷“稳”“实”解难题的风格可见一斑。
“稳”,体现在稳扎稳打不急躁。
在回应外界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落地率不高的质疑时,肖捷讲了句中国的老话:欲速则不达。他指出,PPP项目资金规模大,涉及领域广,专业性强,只有前期准备充分,后期实施才能更顺利。
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财政部部长肖捷、部长助理戴柏华就“财政工作和财税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稳”,还体现在推进改革的步调中。
个人所得税改革向来牵动各方神经。肖捷表示,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需要相对成熟的社会配套条件,如掌握纳税人收入信息,修改税法等。这意味着个税改革要分步实施,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至于是否提高个税免征额,要根据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测算,“该提高就提高”。
“实”,体现在直面问题不回避。
“要做到预算收支平衡,坦率地说,很不容易。”肖捷几乎一字一顿,“我们只能想尽各种办法做好‘加减法’。”所谓“加法”,即对扶贫、农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加大保障力度,确保这些支出只增不减;“减法”,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不能大手大脚花钱。
谈及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在明确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给外界派出“定心丸”后,肖捷话锋一转:“当然,我也不想回避,近年来一些地方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违规举债担保问题,个别地区的偿债能力有所减弱。”
他表示,今后将坚持“开前门”和“堵后门”并举,“一定能够合理控制住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量,切实把债务风险关进笼子里。”
“实”,还体现在以详实具体的数据回应民众关切。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要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人民币,下同)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
这些巨额红包从哪来?肖捷算了笔账: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优惠的范围将从年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以下的企业扩展至50万元以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要从50%提高到75%;6项2016年底已经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今年将继续实施。这三项合起来,可以在去年减税5000多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3500亿元。
同时,通过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取消或停征35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等措施,可以实现减少涉企收费2000亿元目标。
有分析人士认为,对财政部来讲,做好工作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走稳走实。从这个角度讲,新部长的态度值得“点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