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扶贫借力科技 小谷粒变“金疙瘩”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赵建华)袁隆平在中国家喻户晓,他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让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粮食产量、农民收入明显改观。如今,无法种植水稻的旱地、山地也看到了希望——中国的科技人员培育出了最高亩产810公斤、一种叫作“张杂谷”的谷物品种。
把耐旱、耐瘠薄的谷子,培育成高产作物的领军者叫作赵治海。他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总农艺师、谷子研究所所长,潜心钻研“张杂谷”30多年。即便本属农闲的春节,他也在海南育种。
在赵治海带领下,中国培育出的“张杂谷”比常规谷子增产30%,最高亩产突破810公斤,创下世界谷子高产记录。“张杂谷”已在中国推广1500多万亩,增产粮食20多亿公斤,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和节约用水作出了贡献。故而在中国,有“南有杂交稻,北有杂交谷”、“南有袁隆平,北有赵治海”之说。
赵治海培育出的高产谷子,也令许多农民脱离贫困。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东望山乡,在他的帮助下,农民种植的“张杂谷”获得丰收,平均亩产350公斤,最高亩产560公斤。
赵治海选中的东望山乡是个山峦叠嶂的山区。乡间有民谚说,“黄沙地,板儿梁,种草草不长,种粮打不上,吃水如吃油,外出拉水忙。”由于严重缺水,当地农民生活困难,人均收入不足300元(人民币,下同),是贫困县的贫困乡。
经过调查研究,赵治海发现,东望山乡的耕地虽然77%是旱坡地,但年平均降雨量达到360毫米左右,完全适合“张杂谷”的生长需要。最终,他把东望山乡选为科技扶贫突破口,帮助当地开展技术培训,筛选适宜品种,引进配套高产栽培措施。
但由于封闭落后,当地农民对“张杂谷”并不了解,赵治海和当地技术人员组成咨询团,通过技术培训、现场观摩、专家指导、种植大户现身说法等多种方法,让农民对“张杂谷”的品种特殊性、技术要求、经济效益有了直观认识,提高了种植热情。
赵治海在东望山乡的两个村子建立3600亩“张杂谷”高产高效示范田,引进“张杂谷”4个新品种,探索丘陵旱作区中低产田杂交谷子高产栽培技术新模式。谷子生产过程的耕种、打药、除草、收割等工艺全部采用机械化统一管理。
经过一年的努力,东望山乡的“张杂谷”获得丰收。与此同时,赵治海还促成当地与部分院校、公司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牛、羊、鸡等多种畜禽日粮配方饲喂试验。目前,东望山乡一家叫作禾美联合社的单位,已累计完成投资1亿多元,建立高标准优质饲草基地1万亩,年产优质谷子饲草1万吨,为推动谷草饲料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赵治海等人的努力下,注入科学技术的谷粒,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金疙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