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全域规划传统商圈 改变沉寂多年的“五一”商圈
长沙市在推进老商圈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实行全域统筹规划布局,形成区域互动、特色凸显、功能互补的整体发展格局,迎合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促使传统商圈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湖南长沙市,受网购等新经济模式冲击而沉寂了数年的“五一”商圈,近年来越来越火了!
“五一”商圈位于长沙天心区,是围绕“五一”广场形成的一片“老文化”和“新商业”并存共生的区域。这里,既拥有天心古阁、白沙古井、火宫殿、第一师范、贾谊故居、何绍基墓等历史人文景观,又融汇了黄兴南路商业步行街、解放西路酒吧一条街、王府井百货、友阿春天等不少现代化商业广场。
火宫殿里如过江之鲫的食客,太平街里摩肩接踵的人流,王府井里购销两旺的场面,步行街中排队购物的队伍……无不展现出这里的繁华热闹。
仅今年春节期间,王府井百货销售额就达22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5%,累计客流量达24.9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67.1%;友阿春天实现销售额4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沃尔玛实现销售额321.4万元,同比增长15%;大润发实现销售额412.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5%;友阿奥特莱斯销售额2255.68万元,同比增长10.3%;火宫殿黄金周前6天销售额实现58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客流量增长9%。
“五一”商圈为什么又火起来了?得益于天心区委区政府“文化搭台、消费唱戏”的商圈理念。
火宫殿位于长沙坡子街,老刘在此摆了个卖臭豆腐的摊儿,以前他每天准备3000片都卖不完,如今准备6000片卖得一片都不剩。
以火宫殿城为核心的“五一”商圈,既集聚了一批大型商业企业,也有远近闻名的黄兴路步行街,还是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形成了以观光、游憩、餐饮、购物、民俗娱乐、非遗体验等元素为亮点的综合型商圈,南来北往的客人都乐意在此进行“食、住、行、游、购、娱、文、商、养、闲、情、奇”的全方位体验。今年火宫殿实现了智慧改造,借助“智慧天心”平台推出360度全景地图,实现智慧出行服务,推出智慧讲解服务,并开展线上营销,有效提升了旅游品质。以火宫殿大庙会为契机,天心区旅游供给成功实现转型升级,促进了历史文化景观与商圈经济、生态旅游、体育休闲、民俗娱乐、智慧旅游等业态的融合。
今年春节期间,记者在火宫殿庙会现场,遇到了一个从浙江海宁赶来的家族亲友旅行团。这是一个回长沙过年的3口之家,当看到长沙火热的过年场面后,马上决定广邀浙江亲友来长沙,并把拍摄到的庙会视频在亲友圈里播放。亲友们你邀我请,一下子来了20多人。庙会活动期间,这样的外地游客很多。穿梭在坡子街火宫殿的主会场,随处可见端着“糖油粑粑”,说着外地口音在听花鼓戏、买剪纸和面人儿的游人。
天心区委书记朱东铁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天心区正在打造“融城核心、璀璨天心”的商圈文化品牌,以传统“老”文化为主的“新”服务经济模式,为商圈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
火宫殿庙会是天心区节会经济模式的一个案例,这是“政府提供平台,商家整合营销”的范例。长沙城市内部消费已经饱和,只有利用节会方式,通过政府搭台打旅游品牌促消费,才能很好地吸引外地资源。以火宫殿庙会为例,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其消费收入仅有30%来自长沙市内,其余全部来自外地客人。
2013年,长沙火宫殿大庙会首秀长沙,至2017年,年年有庙会、月月有节会、天天有聚会,出现了日行3万至10万人次的盛况。天心区因势利导,将商圈发展进行全域统筹规划布局,以文化做内容,以旅游做市场,以生态休闲做环境,实施全域发展。
为此,天心区着力打造能留住游客的生态休息环境,让客人“登天心古阁,观白沙古井,游第一师范,购天心商圈,拜何绍基墓,吃火宫殿美食,看橘洲焰火”。
朱东铁认为,天心的产业有“高端”“轻型”和“新型”的优势,决定了天心区商圈发展的出路——北以“五一”商圈为中心,南以“长株潭”商圈为重点,构建南北呼应、竞相发展的现代商贸体系,“五一”商圈要大力整合、提质商铺,加快推进火宫殿城建设,打造一批“百年老店”“特色街区”。“长株潭”商圈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提升品质、做大规模,发展壮大集消费体验一体、购物娱乐一体的新型商业模式,推动互联网+商贸发展,培育壮大一批电子商务企业,提升智慧商圈的覆盖面、影响力,努力使传统商圈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围绕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0%、服务业税收占全区财税收入比重达70%、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70%的目标,在做大总量、做优结构、做强品牌上取得突破性发展,让长沙第一商圈越来越火,越来越旺。”朱东铁说。(经济日报记者 刘 麟)
【专家点评】
老商圈为啥又火了
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传统商圈一度式微、举步维艰。大型百货实体店关门的传闻时有发生,仅2016年上半年关闭的全国大型百货和购物中心就达41家。然而,在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身处发展寒冬之际,长沙的传统商圈却逆势而上,以消费半径的扩大、消费群体的拓展、商圈业态的重构、传统文化的注入,重新火了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
一是升级老商圈打造新业态。相对于网络购物,传统商圈依然具有难以替代的优势,其核心是可以为人们提供体验式消费。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在消费活动中,不仅要满足自身物质需求,也有与家庭成员互动及社会交往的需要,而这恰恰是电子商务无法满足的。长沙商圈没有固守传统百货业态,而是因势利导,给传统商圈注入新的内涵,对老商圈的品牌、运营、业态作出调整。如“五一”商圈老牌百货商场王府井、友阿春天、平和堂、新世界百货等纷纷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发展体验式消费,构筑集购物、观光、学习、休闲、娱乐、餐饮及聚会等于一体的消费业态新模式,提供有别于网络消费的新服务与新体验。
二是改善老交通激活新人气。一个商圈兴盛与否,除受商圈经营模式、经营规模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之外,交通条件也至关重要。商圈要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实现大量的物流、人流、资金流的聚集交汇,也要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人流、物流的分散输出,良好的交通设施是根本和关键。长沙传统商圈能再造辉煌,得益于长沙市发展地上、地下、空中的“立体化”交通。作为消费城市和娱乐之都,长沙具备较强的吸引外来消费的能力。交通条件的改善,有效地扩大了长沙传统商圈的消费半径,全面提高了流通效率,极大地激发了消费活力。
三是稳定老顾客开发新需求。传统商圈的自我定位非常重要,千店一面对消费者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因而实现差异化发展非常必要,尤其是吸引相对固定的消费人群尤其重要。长沙商圈在稳定消费者群体方面,空间分布合理,功能互补性较强:“五一”商圈因拥有平和堂、王府井、沃尔玛等大型的商业中心,成为长沙中高端消费的聚集地;荣湾镇商圈因为毗邻河西各大高校成为大学生青睐的消费场所;东塘商圈是南城消费的聚集地。长沙传统商圈在稳定主体消费者的同时,也注意对接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和中高收入群体对高端时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扩大在文化、兴趣、情感表达基础上的柔性制造、个性化设计,提升消费体验。
四是发掘老文化带动新消费。近年来,我国传统的节庆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给传统商圈的实体店经营者带来了福音。如长沙火宫殿新春举行的庙会活动,就吸引了大量的人群聚集,极大地带动了餐饮、购物、文化消费。太平街的小吃、黄兴路步行街的购物场所以及解放路的酒吧等在传统节庆活动期间,营业额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安忠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