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会在民营快递寒冬里崛起吗?
从今年3月1日起,修订后的《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将正式实施,原标准将同时废止。新标准实施后,包裹寄递时效将大幅提速,城市地区所有包裹将按地址投递,用户不用像过去一样拿着通知单前往邮局领取包裹。此外,邮政企业对用户投诉答复的时限由现行标准规定的30个工作日缩减为15个(2月22日北京青年报)。
这个喜大普奔的消息,尤其对民营快递不太发达的城镇和农村来说,小包裹投递入户,能为用户提供更大的便捷。这样的变化,据说是因为原《邮政普遍服务》标准部分内容已明显低于目前的现实水平,不能反映邮政普遍服务的实际能力和达到的水平,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基本用邮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标准已无法满足需求。
简言之,一是邮政快递该治懒了,二是市场的鞭子抽响了。
在网络时代,快递已如柴米油盐般融入寻常生活。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春节期间快递业务数据显示,1月27日至2月2日,全国快递企业累计完成业务量1375万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9.86%。春节尚且如此,“双十一”等节点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眼下“停摆”的圆通快递事件,亦警示着粗放竞争的多输格局。圆通事件发生后,刘强东在微博上指责快递业对员工的压榨,称是电商十几年高增长过程中隐藏的毒瘤。“大家只看到所谓的电商就业数字,而看不到90%以上的电商从业人员没有五险一金或者少得可怜的五险一金。”
近年来,民营快递企业在低价竞争的状态中无力破局。同时,过度依赖电商业务导致快件产品结构相对单一,这都对未来已上市的五大民营快递带来考验。
纷繁乱象的背后,是民营快递以畸形低价换取市场占有率之祸。在这个层面,传统邮政快递却显得高傲而保守:一方面是固守既有的业务状态,进步缓慢;另一方面是疏于对市场信号的反馈,远离民意。这些年,邮政包裹所遭受的诟病并不鲜见。
在电商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快递员的素质与质态不仅是产业问题,更是冷暖相系的民生议题。
2月16日,国家邮政局发布《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快递服务体系。要实现这个目标,邮政革故鼎新固然重要,引导民营快递康健起来,也是当务之急。
邮政能否在民营快递寒冬里崛起?这个问题需要市场来回答。但不管是哪种快递,少点行政束缚、多些市场信仰,物流的春天才会万树千花起来。(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