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迎黄金发展期 住宅产业化“瓶颈”待突破

首页 > 百业 > 企业 > 正文

建筑工业化迎黄金发展期 住宅产业化“瓶颈”待突破

新华社上海11月15日专电 题:建筑工业化迎“黄金发展期” 住宅产业化“瓶颈”仍待突破

新华社记者潘清

颠覆了传统建筑方式的建筑工业化,被公认为建筑行业未来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政策及市场需求的引导,令中国建筑工业化迎来“黄金发展期”,但在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住宅产业化领域,则仍有“瓶颈”亟待突破。

15日闭幕的上海国际建筑工业化及先进建筑技术展览会,围绕“体系多元化、施工标准化、内装工业化”的核心,全面展示了全球建筑工业化的最新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

除了500多家知名展商,主办方还精心安排了8间ihouse实景样板房。从仅用26天吊装完成的10层五星级酒店,到藏身于集装箱内的移动小屋,再到预制装配化率100%的民族风情度假屋,都引起了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的浓厚兴趣。

面积突破4万平方米的展会,折射着建筑工业化在中国的良好发展前景。

作为目前主流的建筑生产方式,现浇系统普遍存在资源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下、工程质量和安全有隐患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劳动力成本逐渐升高、资源严重短缺的背景下,这种传统建筑方式亟待更替,建筑工业化成为必然选择。

今年3月,国务院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十年左右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80%。9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我国建筑工业化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在业内人士看来,建筑工业化不仅有助于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化、质量最优化、效益最大化,也有利于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

事实上,一些企业多年前已开始着手布局。在这次展会上,中集集团、千城绿界集团、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携旗下案例亮相,和能人居科技集团则推出了装配式内部装修系统解决方案。

快速成长的中国建筑工业化市场也吸引着“老外们”的目光。澳大利亚模块化建筑行业专家朗达·卡萨里迪斯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加盟优必(上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后者用26天工期为新加坡樟宜机场建造的皇冠假日酒店项目,成为此次展会的看点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与商业建筑相比,建筑工业化在住宅市场的应用显得较为滞后,各地已经建成的装配式住宅大多为保障房项目。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低碳建筑工程中心总工程师杜育科坦言,与传统的现浇式建筑体系相比,工业化体系尚不具备成本优势,阻碍了装配式建筑在商品住宅市场的大规模推广。而建筑工业化设计、部品生产、施工、物流和验收等标准体系尚未完善,成为制约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据了解,近年来各地针对住宅产业化相继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涉及建筑面积、建筑成本、税收财政等多个方面。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则将“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列在八项任务首位。

“未来,随着成本的逐渐优化,以及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标准规范体系陆续出台,住宅产业化有望迎来十到二十年的蓬勃发展期。”杜育科说。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