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生态大米“吃香”中国国际农交会
中新网昆明11月8日电 (缪超)8日,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人头攒动。与往届不同,价格高昂的老挝生态大米不再“遇冷”,本届农交会上被看展民众“热捧”。
“今年带来5吨老挝大米,农交会前三天就销售一空,今天留下这几袋米仅做展示用。”西双版纳粒粒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杰告诉记者。上届农交会,刘杰仅仅带来1吨老挝大米,还没能全部卖出去。
刘杰称,此次参展农交会是为了推广老挝生态大米,价格为1公斤14元,比市面价低5元。即使如此,这样的价格,仍是市场上中国大米平均价格的两倍。
价格高昂,并没阻止民众对老挝大米的“热捧”,他们看中老挝大米的生态健康。昆明市民张继科和妻子一人提着两袋老挝大米走出展馆,“儿子说老挝大米不用农药化肥,我们专程来买几袋回去。”
市民苏文中因工作、旅游去过老挝多次,深知老挝大米的“优势”。“不施农药化肥,他们一亩地每年只产120公斤左右的大米。产量少,但生态安全。”苏文中告诉记者。
近年来,老挝农业由于原生态、无污染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外国投资者。“老挝政府明文规定,禁止农田里使用化肥及农药。”刘杰说,正是看到这一点,他们决定在老挝投资农业。
中国投资者进入老挝,帮助老挝经济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2008年,刘杰和朋友在老挝沙湾拉吉开展“替代种植”。当时,沙湾拉吉山区里种植着成片的罂粟,“我亲眼见过山里农民偷种的大片罂粟花开的景象。”刘杰称。
种植罂粟并没让老挝农民过上富裕生活,“他们住茅草房,小孩光着脚到处跑。”刘杰回忆。替代种植开始后,他们带来种植技术,引导当地农民放弃罂粟,改种大米。8年间,他们的种植基地面积扩大至70万多万亩,年产60万吨大米。而与他们合作的老挝农民年均收入也从400元人民币提高到900元人民币。
前些年,老挝大米在中国打不开“市场”,刘杰的老挝大米通过泰国港口销往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
如今,物质生活充裕的中国人,对食物提出了越来越多质量和安全的要求,来自老挝的生态大米也在中国找到“市场”。
今年1月,在长沙举行了老挝大米中国首发仪式,标志着老挝正式开始对中国批量出口大米。老挝也成为继泰国、越南等国后,又一个向中国出口大米的东南亚国家。
稻米是老挝前5种经济作物之一,老挝国内约70%的人口均以生产稻米为主要收入来源。老挝农林部种植司司长维莱苏曾表示,希望以老挝大米出口中国为开端,将更多包括大米在内的农产品出口到中国,为老中两国的农业合作做出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