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大漠高速路工程:缺水缺电 员工住“地窝子”

首页 > 百业 > 企业 > 正文

探访大漠高速路工程:缺水缺电 员工住“地窝子”

中新网11月2日电 每天,从早上5点到晚上12点,老单要提前一小时起床,把技术员和工人都叫起来,把准备工作做好。与老单相对应的是在晚上12点收工之后,小李作为主管技术员,要把每天的施工数据处理好,登记台账才能休息。

上面提到的老单和小李是一对好搭档,在中国交建京新高速临白三标这个工程上已是第二次搭档工作。其中,老单是工程项目的作业队长,负责整个作业队的协调和后勤工作,小李今年32岁,是项目的主管技术员。

据了解,在京新高速临白三标的施工建设地上,像老单和小李这样辛苦工作的工人还有很多,而且很多是80后、90后的员工。在荒漠戈壁上施工,早起晚睡休息不好自不必说,而工程上面临的各种困难又何止一个两个。

沙尘暴突起沙尘暴突起

缺水缺电 工人一两个月不能洗澡

据了解,老单和小李所在的工程位于中国交建京新高速公路临河至白疙瘩段,自2015年3月份开工。据项目方介绍,中国交建京新高速临白三标段所在区域位于戈壁滩上,有部分风积沙路段,有约200多公里的无人区;全年干旱少雨,六项目部至十项目部属于水源严重匮乏地区;每年3—6月份风沙较大,不时有沙尘暴天气;夏季最高气温达42.5℃,冬季最低气温达-36.4℃,气候环境恶劣,有效施工期较短。

自然环境的艰难仅是挑战之一,同时工程队还要面临缺水缺电通讯不畅等种种不便。其中,为了解决用水问题,各项目部专门组建找水小分队,在沿线方圆数十公里山区矿井等地寻找到水源,全线先后投入水车数百台,以保证工程建设用水。同时为了保证饮用水安全,各项目部采用从额济纳旗或酒泉、嘉峪关等地拉运自来水、采购纯净水,运距最远达280公里,确保施工人员喝到放心水。

戈壁安家戈壁安家

另外,全线驻地、拌合站投入数百台大中小型发电机,通过自发电,加大投入,解决了用电难问题。在漫漫戈壁滩,通讯不畅、信息不通,给施工和生活带来诸多影响,造成人员不稳定,信息指令不能及时传达。为此,相关项目部主动与通讯公司协商,自费铺设了120多公里光纤,建立起通讯基站,初步解决了通讯畅通问题。

据中国交建京新高速临白项目总部总经理刘永明介绍,工程先遣人员还经历了住“地窝子”、限量用水,1-2个月不洗澡等艰难困苦,仅2个月时间打通了近600公里施工便道,建设了标准化驻地。

即便如此,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临白三标发扬中交人“吃苦不怕苦,知难不怕难”的奋斗精神,制定了“快进场、快临建、快开工”的措施,向大漠戈壁发起了挑战,不断创造条件,攻坚克难。同时还联合当地政府修建防护工程,通过沙袋网格施工、防护林带、播撒草籽等方式防风固沙,有效改善了当地自然生态系统。

  大漠高速路建设用上“互联网+”

虽然有太多的困难,但中国交建的施工团队并没有因此退却。据了解,工程队伍上有不少年轻人,像前面提到的小李今年32岁,是个80后代表,而且还有年龄更小的90后员工,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都坚持了下来。

刘永明说,为了给这些年轻人加油鼓劲,保证队伍不出问题,团队积极给他们做好思想工作,同时通过一些文娱活动调整员工的业余生活,并在生活上保证他们基本的需求,因此,工程上1000多人的年轻队伍没有一个逃兵。

另据刘永明介绍,虽然是在边远的大漠工地上,工程项目并没有固守思维,为了掌握一线的真实情况,工程上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采用“互联网+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对工程的 “进度、质量、安全、环保、计量”等环节进行监管。

京新高速临白三标段东河大桥京新高速临白三标段东河大桥

同时,临白项目业务管理系统不仅具有强大的数据收集、统计、查询、流程办理等功能,同时也融入了“集中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为实现“集中管理”搭建了一个高效的工作平台,项目总部正式编制员工仅20余人,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实现300多公里的大型公路施工项目综合管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此,刘永明表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工程数字的准确问题,施工中能够及时反应工程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如果没有互联网做基础,每个节点和目标的实现就没有这么顺利,这套系统非常重要。”

据悉,京新高速临白三标项目工程由中国交建以总承包模式承建,合同总额86.5亿元,主线长357.84公里,预计2017年6月30日交工,缺陷责任期24个月。工程涉及13000余参建大军,5000台套机械设备挺进大漠戈壁,经过300多个日夜的奋战,将开凿出一条横穿巴丹吉林沙漠戈壁的高速公路。目前,中国交建京新高速临白三标项目工程建设已近收官。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