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区建设按下“快进键” 东北振兴再获新引擎
中新社长春10月26日电 (李彦国 金乔)进入10月下旬,吉林省省会长春最低气温已至零下,其盛北大街附近的一处工地却塔吊转动、机器轰鸣,一派忙碌景象。
这处工地占地13.6万平方米,是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航天信息产业园一期项目,主要建设光学加工厂房、库房等。据官方预计,2017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后,这里将具备年产30颗卫星和200架无人机的生产能力。
航天信息产业园所在的这片区域位于长春东北部,是中国政府批准设立的第17个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总规划面积约499平方公里。日前,新近获得吉林省政府批准的长春新区发展规划正式对外公布。
在中国工业史上,东北地区举足轻重。作为新中国重工业的发源地,这里创造了第一炉钢水、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等诸多“新中国第一”。
然而,受制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抗风险、抗市场冲击能力相对较弱等因素影响,这块“重工业大陆”近几年的发展“步履维艰”。面对持续的经济低迷,中国政府频出政令破局东北单一经济结构谋求振兴,在此背景下设立的长春新区亦被寄予厚望。
长春新区发展规划的获批为新区的建设按下“快进键”,也意味着其发展将有章可循。长春新区党工委书记孙亚明表示,未来长春新区将建成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产业、临空经济产业和健康养老产业四大基地。
截至目前,在长春新区内,除了航天信息产业园外,光电智能装备产业园、医药产业园、临空产业园、国际体育文化产业中心等一批项目均已开复工。据官方统计,在新区内已开工项目达到205个。
吉林省长吉图办副主任白忠凯表示,吉林省将支持长春新区瞄准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央企等重要战略投资者,引进核心产业项目,参与全球分工,融入到全球产业的大格局中。
“长春新区将用5至10年时间,基本建成中国智能装备制造中心和东北亚区域绿色消费中心,培育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长春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姜保忠说。
官方制定的远景目标是,到2030年,长春新区的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日臻完善,腹地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对外开发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国际化绿色智慧新城区全面建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