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成:六点七,不能急
19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在中国新闻社举办的“国是论坛——2016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稳”成为前三季度经济数据的关键词。经济企稳为未来实施宏观调控和切实推进改革提供了更大的腾挪空间和时间窗口。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稳”是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关键词
“6.7”这个结果不出意料,这个结果给社会带来的结果就是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在今天“L”型走势的背景下,没有故事或许就是最好的故事。
首先,这样的增长其实是压力下的增长,在压力下能保持“L”型,其实是增长着的“L”型,能保持“6.7”相当不容易。这是第一个不容易,这也是一个好故事。
其次,在风平波静下是比较结构分化的浪潮,这样的结构优化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很不容易的。
第三,平稳的“L”型,为中国未来宏观调控政策和改革提供了更大空间。通缩的压力在减轻,增长又平稳,在这样的情况下转型相对来说就容易一些。
压力是长期的,我们要有耐心
不过也要看到,当前的压力还很大,这样的L型不是一两年可以过去的。
中国当前面临的第一个压力是产能过剩,从某种程度来说,现在价格的回升一是限产的结果,二是去库存的结果。
第二个压力是房地产,从宏观数据上来说,房地产去库存压力特别巨大,今年以来火爆的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去库存有三千多万平方米,但这个数字相对于施工面积来说仍很小,未来房地产的压力仍然持续。
第三是汽车。9月份汽车增长很快,汽车方面的政策效应越来越明显。今年小汽车减税政策快要到期,如果透支到明年的增长率,有可能使行业出现调整。
第四,人民币贬值带来一系列因素,出口的回升或许很难长时间延续,这些压力都是巨大的。
压力是长期的,所以我们要适应新常态。向下倾斜的L型是长期的,我们要有耐心,不要着急。就如酿造美酒,发酵、酝酿的过程比较长,储存的过程中可能看不到什么故事或惊喜,但我们需要耐心,不能操之过急,才能获得“好酒”。
亮点不是GDP,而是企业的信心
三季度经济数据里的亮点其实不是GDP,而是企业的信心。当前企业信心,超过“L”型实际的增长。我们要利用信心增长的趋势推动改革和转型,这种推动要坚定不移。中国年初提出“三去一降一补”,不能因为短时间的价格回升就动摇去产能的决心,动摇降杠杆的决心,也不要因为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减轻我们去房地产库存的力量。
对于这些困难,中国要进一步坚定信心,要利用这样一个良好的信心恢复时机。结构优化过程中有一些企业行业和地区做的很好,这是因为创新的驱动和新产业的驱动。我们要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时机,添一把柴,使得这样一个机制更好地进入良性循环,这个时候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去完善创新环境,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加大保护,从文化层面鼓励创新,从金融层面使得创新的融资更加容易等等,使我们整个经济在未来的5年里出现一个改变。这就是我们在引领新常态特别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