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将贯通开放
新华社上海10月18日电(记者叶锋)到明年年底,上海将基本实现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的贯通开放。上海这条“母亲河”的两岸,将被打造成世界级的滨水区。
由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主办的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概念方案展18日在此间开展。根据方案,本次公共空间贯通开放范围为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区段,浦东段和浦西段岸线合计长约45公里,主要公共空间面积约为500公顷,涉及杨浦、虹口、黄浦、徐汇、浦东新区等五个区的滨江带。
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始于2000年。10多年来,随着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黄浦江在功能定位上已经从过去以交通运输、仓储码头、工厂企业为主,逐步转向以金融贸易、文化旅游、生态居住为主,基本实现了由生产型向综合服务型的功能转换与定位升级。
近年来,随着陆家嘴、世博园、北外滩、徐汇滨江等重点地区的开发建设,黄浦江两岸滨江环境景观不断改善,但滨江总体公共空间系统尚未成形,各区段也未能有效联动形成整体,公共空间的文化性、景观性、生态性尚显不足,各类配套设施相对欠缺。
同时,上海面向2040年提出“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发展愿景,将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母亲河”和城市发展的主动脉,其创新、人文、生态价值需要进一步挖掘,其空间需要进一步为市民所共享。
此次方案,通过“开放的江岸”“美丽的江岸”“人文的江岸”“绿色的江岸”“活力的江岸”和“舒适的江岸”等六大理念,进一步增强黄浦江的休闲游览功能,优化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的景观建设,打造更具人文性和生态性的滨江区域,使两岸成为市民和游客体验上海特色、品味历史文化、欣赏风貌景观、感受城市气息的标志性空间场所。
比如,为让江岸更开放,方案提出,滨江空间将建设慢行休闲绿道;通过高架、桥梁、栈道、下穿、局部绕行的方式,贯通渡口、河口、市政设施等断点;打通腹地与滨江的慢行联系,建设慢行优先的复合垂江通廊,为前往滨江的自行车和行人提供良好的环境。
为让江岸更美丽,根据方案,将在滨江开放空间全线设置游憩标识系统、人流安全预警系统、街道家具、公共艺术等设施;同时,利用滨江绿地配套建设,集中设置餐饮店、便利商店、公共卫生间、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应急便民中心、小型艺术展示等公共服务设施点。
上海市规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贯通开放概念方案的目标是,到2017年年底,基本实现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的贯通开放,把黄浦江两岸建设成为服务于市民健身休闲、观光旅游的公共空间和生活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