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精准扶贫 小品牌如何走向大市场

首页 > 百业 > 企业 > 正文

互联网+精准扶贫 小品牌如何走向大市场

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16日电(时晨)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比重已经下降到9%左右,面临着结构性失衡等问题。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山深处的采菌者、精通民族刺绣的手艺人、绿水青山里的茶叶种植户……这些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勤勤恳恳劳作、捧着手里的物华珍宝却仅能换回微薄收入的劳动者,如何让自己辛勤培育的宝贝走出大山?自己付出的辛劳如何换取财富?产业化规模形成后,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小品牌该如何走向大市场?对此,施政者、研究者、企业家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专访时,给出了一系列答案。

16日,在贵州省扶贫办与中信国安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上,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宣布,双方将通过“黔货进京”系列活动,以中信国安集团到贵州贫困地区采购的方式,直接将贵州土特产品引入“国安社区”平台,并借助平台线下实体店,让“黔货”出山,真正走进城市百姓身边。

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10余家贵州企业与国安社区签署《国安社区•贵州扶贫特产平台》合作协议,达成意向采购金额4亿元。

据孙志刚介绍,“这是山里人探索和城里人合作的新方式。”为了让山里的小品牌走出去,贵州省通过综合立体交通网和互联网的建设与融合,发展智慧物流,培育电商主体,以实现网上网下的有效对接。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下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大互联网的扶贫力度,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国务院扶贫办把电商扶贫列为“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十项工程之一,积极推进电商扶贫工作。

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与社会扶贫司巡视员曲天军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专访时介绍,电商扶贫是一种倒推机制,通过产品售卖情况的反馈,可调整落后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互联网+精准扶贫,区域品牌走出去需要抓紧进行‘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让贫困地区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通过行政推动、电商发展以及品牌打造,将区域优质产品品牌树立起来,从而为发展打下基础。”

贵州省扶贫办副主任覃儒方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山里特色“小品牌”走出去,生产端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但需要解决“消费端”的瓶颈,即“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电商扶贫作为成本低、效果好的方式,是贵州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路径。”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秦昌桂对中新经纬客户端指出,利用互联网实施精准扶贫,进行民族区域品牌的打造,一是要用互联网手段扶贫,二是要用互联网思维脱贫,三是要用互联网大数据做管理。

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专访时,品牌联盟商学院院长王永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云贵川等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小而美’的区域品牌,由于实力和渠道问题,无缘走向大市场。从国家品牌推进的战略角度上说,区域民族特色小品牌需要和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平台进行有效嫁接,借助外力,通过大平台的品牌孵化功能等做好小品牌的推广和销售。”

中信国安集团总经理刘鑫称,打造社区扶贫特产平台,借助社区平台在城市社区端的运营优势,直接将民族区域特色产品供应给城市社区居民,是营销模式结合精准扶贫战略的全新探索,可被更多地方品牌所借鉴。(中新经纬APP)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