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收紧隔离混业经营风险 积木盒子母公司分拆业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后,网贷行业的合规门槛大幅提高。《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中发现,虽然暂行办法给出了12个月过渡期,但是很多网贷平台已经开始了业务调整或者转型。近日,积木盒子母公司PINTEC品钛宣布将拆分为PINTEC集团和积木集团。积木盒子被分拆至新成立的积木集团。
多重原因选择分拆
2013年积木盒子成立,定位为P2P业务,涉及企业贷、房屋贷、车辆周转贷等业务。2016年6月,积木盒子宣布成立母公司PINTEC集团,定位为智能金融服务商。
时隔3个多月,PINTEC集团宣布分拆为积木集团和PINTEC集团。前者包括积木盒子、积木时代、厘米库、方寸屋子等业务;后者包括读秒、璇玑、虹点基金、麦芬保险。两集团之间没有资本关系。
原PINTEC集团CEO董骏出任积木集团CEO,PINTEC集团CEO一职由原集团COO魏伟接任。重组完成后,PINTEC集团与积木集团将各自成为独立法人,进行专业化运营。此次分拆后,董骏与魏伟、原机构投资者及前期许多老员工仍分别同比例持有双方股权或期权。但董骏与魏伟都不进入对方董事会,不干涉对方运营。
对于集团分拆原因,积木盒子有关负责人士告诉记者,分拆的最直接原因是基于不同业务集群的各自特点,通过重组,回归创业团队的专业聚焦。
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分拆的另一重原因可能是监管政策压力。尤其是暂行办法中对混业经营的风险担忧。
原积木系虽一直追求合规,但难以绕过形式上的监管。积木集团定位于普惠金融服务商,专注小微信贷资产开发和风控技术,提供网贷信息中介服务、网络小贷服务,它有网络小贷牌照;PINTEC坚持智能金融服务商定位,专注于大数据处理和金融科技研发,侧重智能金融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它有基金销售、保险经纪、企业征信牌照。分拆且独立经营之后,积木系在混业经营方面的风险得到解决。
“积木与PINTEC继续在一起,两大业务可能会互相牵绊,很难真正成为开放性平台。如果积木在资金端、风控方面的优势,PINTEC在征信、大数据以及更多技术方面的优势,只是服务于对方,整个积木系不可能有太大的规模。”董骏认为,唯有真正大规模面向整个行业里的第三方合作伙伴,整合更广更深的资源,积木系才有未来。继续困守一起,一定会受困于快速发展衍生出来的内外利益矛盾。
魏伟表示,今年以来,以读秒和璇玑为核心的智能双核业务以及积木盒子的P2P业务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两类业务的客户类型、服务方式、技术要求、监管法规以及未来发展路径都有较大不同,重组有利于两个团队各自聚焦在核心业务上,发挥最大优势开拓市场。与此同时,重组使得积木盒子的定位更加清晰单纯,完全杜绝了混业经营的风险,符合最近出台的暂行办法要求,使其已经具有的合规优势进一步放大。
能否产生“1+1>2”效应
分拆后,积木集团将定位于普惠金融服务商,专注于小微信贷的资产开发和风控技术,提供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和针对小微企业与个人的信贷服务,集团旗下拥有积木盒子、积木时代、积木小贷等公司,拥有网络小额贷款牌照。
据了解,积木盒子是首批与民生银行完成资金存管对接的平台。集团已经申请到小贷牌照。网贷细则出台后,这张牌照为积木带来了巨大优势——个人借款和企业借款超出监管要求的部分,可以直接转给积木小贷。而作为持牌机构,积木小贷可以向银行申请两倍杠杆,筹集资金的成本要低于同业。
目前,积木盒子累计撮合交易额超200亿元,已于去年实现盈利。其内部员工透露,董骏曾在会上表示积木未来的发展重点是在合规的基础上,专注于风控和用户体验。
对于12个月内积木盒子的合规计划,“目前平台超标的资产比例在大幅度下降,在12个月的整改期内,我们将通过小贷等机构资金来消化超标信贷,完全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积木盒子方面如此表示。
未来,PINTEC集团将继续坚持智能金融服务商的定位,专注于大数据处理和金融科技研发,为企业提供最高效的智能金融服务和解决方案。集团旗下包括读秒智能信贷、璇玑数字化资产配置、虹点基金、麦芬保险、企乐汇等公司,拥有基金销售牌照、保险经纪牌照和企业征信牌照。
据了解,PINTEC集团在智能信贷和数字化资产配置业务上都有布局,目前已与20多家国内外知名的金融机构和商业客户展开合作。未来PINTEC集团将通过服务更多的机构客户来辐射更广大的用户群。
对于分拆后,积木系的发展是否能实现更长足的发展,产生“1+1>2”效应,有业内人士分析,每个投资方都有自己的投资喜好,有的看重现金流和规模,有的则倾向于在行业初期,投一些技术储备领先,壁垒高的公司。分拆之后,积木和PINTEC都更加清晰聚焦,更符合资本市场的偏好,有利于提高两块业务估值,可能形成1+1>2的双赢效果。
网贷整改催生行业转型
去年年底,网贷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出台;2016年8月24日,堪称最严网贷新政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落地。暂行办法为网贷平台设立了借款上限、银行存管等多个关卡,平台被套上了监管“紧箍咒”。
关于借款上限,暂行办法规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借款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
对于银行存管,监管细则要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并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
网贷天眼数据显示,2016年9月新增问题平台104家,相比8月,新增问题平台环比增长33.33%。截至9月底,累计问题平台达2430家,P2P网贷平台数量达4206家,淘汰率近六成。
网贷天眼相关负责人分析称,暂行办法相关政策约束以及近期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方案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大力实行,导致一些平台无法获得网贷行业认可,致使每月新增问题平台数量逐步增多。
同时,有分析人士表示,暂行办法发布1个多月。对于实力弱、转型难的中小平台来说,只能被迫选择停业退出道路。对于另外一些资质较好的平台,则通过开启业务调整或转型之路,来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记者 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