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德银未倒 危局仍存
新华社法兰克福10月11日电 财经观察:德银未倒 危局仍存
新华社记者沈忠浩
进入10月以来,关于德意志银行(德银)的利空消息明显减少。德国工业界、美国华尔街等可能向德银提供资金支持,一些对冲基金削减德银股票的卖空头寸,使市场情绪得到平复,德银股价止跌反弹。10日,德银在法兰克福证交所的股价大涨约3.4%,接近9月中旬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针对德意志银行2008年金融危机前不当出售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调查,美国司法部上月对德银开出百亿美元罚单。由于投资者担心德银因此面临资金压力,德银股价9月底出现暴跌。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目前德银与美国司法部门的谈判有望取得积极进展,和解金额大幅缩减,且有望获得外部支持,但德银过度依赖高风险投行业务、经营效率低下的商业模式亟须转型。
遭遇外部信任危机
从股市反应来看,本轮德银危机始于9月15日。德银当天称,已开始与美国司法部就德银2005年至2007年间发行并承销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产生的民事索赔问题进行谈判,美方提出以140亿美元赔偿金了结此案。但德银认为美方要价过高不能接受。
这笔140亿美元赔偿金约等于德银净资产的五分之一,投资者担心德银无力承担。9月16日,德银股票单日暴跌约9%。此后半个多月,德银股价震荡下行,9月26、29日两个交易日单日跌幅逾7%。
有分析人士指出,德银股价主要受市场情绪和投机因素影响,其财务状况并未明显恶化。相比财务危机,德银主要遭受外部压力,面临信任危机。
“我们的银行变成了大肆投机的目标,新的传言总使我们的股价陷入剧烈震荡”,德银首席执行官约翰·克赖恩在致员工公开信中说,德银当前亟须设法使日常经营不受歪曲的外部印象所影响。
根据行业分析公司按收入最新排序,德银在全球投行中的排名下滑至第六位,近6年来,美国投行首次包揽全球前5名。
德银“大而不能倒”
德国实体经济主要通过银行间接融资。拥有146年历史的德意志银行不仅是德国金融业的象征,也为德国经济输送着大量“血液”。10月1日,多家德国大型工业企业负责人在德国媒体上发声“力挺”德银。
西门子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克泽尔表示,德银的经营朝着正确的目标迈进,“我们完全信任德银”。巴斯夫公司监事会主席汉布雷希特说:“德国工业需要在德银的陪伴下走向世界。”戴姆勒集团董事长蔡澈说,强大的德国银行业对强大的德国经济至关重要。
据德国《商报》报道,多家德国DAX成分股企业高管就可能的德银救助计划交换了意见,一些企业将对是否参与为德银注资进行评估。
不仅是经济界,一些德国政界人士也为德银“打气”。德国联邦议会财政金融委员会成员米歇尔巴赫指出,“为了使出口导向型经济正常运行,德国需要德银。”虽然德国联邦政府迄今否认计划救助德银,但通过德国政府2009年救助德国商业银行的案例不难推测,德国政府不会坐视德银“倒下”。然而,国家救助很可能是最后选项。
市值大幅缩水之际,德银凭借规模达35万亿欧元的衍生品业务与各大银行紧密相连,在全球银行体系中举足轻重,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视作“世界上最危险的银行”。有分析指出,一旦德银崩溃或引发全球银行业地震,于各国都不利。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华尔街多家银行可能联手为德银增加的资本不超过50亿欧元。
安联集团旗下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前联席首席执行官埃里安指出,德银危机不能与2008年由雷曼兄弟触发的金融危机相提并论。德银的资产负债表更健康,流动性也更好。此外,德银还能在紧急情况下通过欧洲央行进行再融资。
亟须调整经营模式
过度追求高风险的投行业务是德银深陷今日危局的关键内因。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监管规则趋严,欧洲大多数银行都缩减投行部门,德银却反其道而行之,试图将德银变成能与摩根大通和高盛一较高下的欧洲投行。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加布里尔批评说,德银错把投机当成了经营模式。
不仅如此,德银的经营效率低下、成本冗余由来已久。根据今年上半年财报,德银的经营成本与收入之比高达90%。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指出,欧洲银行业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盈利能力不足。一些银行需要调整经营模式来适应当前的低利率环境,还需要处理自身的结构性问题,例如削减不良贷款规模,解决经营冗余,应对技术创新的挑战。他特别指出,“与欧元区同行相比,德国银行的经营成本偏高。”
从去年德银高层“大换血”开始,德银已开始实施大规模转型,而低利率环境及一系列法律诉讼使德银的转型并不顺利。2012年至2015年,德银用于法律诉讼的支出累计高达127亿欧元。
10月6日,德银宣布在德国进一步裁员1000人,本土裁员人数因此上升至4000人,全球裁员规模90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9%。此外,德银的“瘦身”计划还包括改组投行部门,关闭德国境内188家分支机构,从海外10个国家撤出业务等。
按照德银首席财务官马库斯·申克的说法,德银目标最晚到2018年重新成为一家“干净的”银行。然而,德银脆弱的转型过程伴随不确定性,容易引发市场恐慌,投机者乘虚而入或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