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变化促中国
中新社柳州9月14日电 (朱柳融)“到2019年,东盟将成为全球第五大汽车市场,中短期内为全球汽车制造商提供了巨大的机遇。”马来西亚道路安全研究院车辆安全和生物力学研究所所长拉希德·奥斯曼在广西柳州市表示。
为期六天的第六届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业博览会9月13日至18日在柳州举行,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老挝、越南等东盟国家及韩国、波兰的政府官员和汽车行业专业人士受邀参会。
拉希德·奥斯曼在参加2016中国-东盟(柳州)汽车产业发展论坛时介绍,在人口超过6亿的东盟,2015年汽车销量约为307万辆。根据预测,到2050年东盟汽车保有量将由2015年的近4000万辆增至约5500万辆。日益增长的需求助推了乘用车市场的细分,带来强劲的增长潜力。
近年来,环保科技成为东盟主要汽车产销大国的关注点,并出台系列激励政策。拉希德·奥斯曼介绍,马来西亚提出建立节能汽车中心计划、泰国致力于建设全球绿色汽车生产中心,印尼提出低成本绿色汽车计划。“中国与东盟的汽车工业合作,应注重满足当地节能减排方面的各项指标。”
瞄准这一市场,2015年5月,中国北汽宣布将在马来西亚吉打州建设整车生产基地,投产多款纯电动车。
合作机遇还来源于部分东盟国家代步工具消费需求的转变。“东盟国家,尤其是印尼将推动当地需求从摩托车向轿车、MPV(多用途车)和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转变。”拉希德·奥斯曼表示,预计到2019年,印尼将成为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
坐落于柳州的中国微车霸主—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在印尼设立子公司抓住这一机遇。据悉,该子公司已于去年8月开工建设,总投资7亿美元,计划于2017年建成投产,具备15万辆整车的年生产能力,主要向印尼及东盟国家输出五菱旗下成熟的MPV及其他产品。
但拉希德·奥斯曼也指出,中国与东盟汽车产业合作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日系品牌,占据了约90%的市场份额,中国汽车品牌在东盟国家市场份额极小。
据拉希德·奥斯曼提供的数据显示,奇瑞汽车作为马来西亚销量第一的中国车企,销量由2012年的1633辆下降到2013年的738辆,市场份额由0.3%下降到0.1%。
对此,东盟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冯家财表示,虽然中国汽车拥有价格低廉的优势,但是在售后服务、车辆质量等方面与日本、欧美车企有一定差距。“但只要中国汽车企业能够提供合适的产品以及优良的品质和技术,就能够进入东盟汽车市场与日系品牌竞争。
在冯家财看来,汽车行业的新兴领域以及东盟国家在汽车制造业中缺失的环节,存在着合作机遇。“例如,动力总成、变速箱及相关控制系统,工程设计和原型设计,整车、车辆系统和零部件检验测试,车用级别的钢材等领域。”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双方在汽车产业的合作逐步深入。在人才培训方面,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上汽通用五菱和印尼西爪哇省教育厅达成合作意向,与两所印尼学校开展合作,成立“印中汽车学院”,专门培养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今年7月,首批印尼留学生已抵达柳州进行学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