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摸脉再开方
摸清脉再开方
日前,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明确表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
面对治理“大城市病”的历史重任,北京选择遵循规律辨证论治,首先摸清楚脉,而后选择一剂良药。
人口过度膨胀,雾霾天气频现,交通日益拥堵,房价持续高涨,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北京市委、市政府认为,这些“症状”仅是表象,集聚过多的非首都功能造成的“大城市病”才是“病根”所在。
依据这一判断,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北京面向未来的必然之选。
产业调控精细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城市病”亦然。以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一良方来医治,亦非一日之功。
长期以来,北京资源配置的行政色彩十分浓厚,医疗、教育等大量公共服务事业及资金、人才、技术在京集聚,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十分明显。
《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近期发布,针对非首都功能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清单,在去年的版本上再次升级。此前,北京市率先在全国发布实施禁限目录,探索采取清单模式,对新增产业进行精细化调控。
这一次,“清单”不仅聚焦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而且用更加深邃的目光,牢牢锁定一系列“非首都功能”产业和行业。比如,今后,北京全市范围内不再新设立或者新升格普通高等学校,禁止新设立面向全国招生的一般性培训机构。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的精神和要求,北京正以更高要求、更严标准,使《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更加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要求。
“四个中心”是尺子
面对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一话题,“搬哪些”“往哪搬”“谁来搬”“怎么搬”等问题是舆论关注的焦点。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应该遵循怎样的前提?答案是“有序”。今后,北京“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将是一把尺子,疏解的对象、原则、方式方法都将以此为据。
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以及专业市场,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以及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将率先疏解出北京。
在北京市内部,一场有序的调整也在悄然进行。“逐步带动中心城人口向通州转移”“通过区域快轨、城际铁路等模式串联起燕郊、通州及中心城”——北京市规划委负责人介绍,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设不仅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节点,也会肩负起医治北京“大城市病”的历史重任。
真心实意探路
在京西北苏家坨镇西小营村附近,一座由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支持建立的北京协同创新园悄然矗立。深入推进协同发展,中关村核心区已有了不少实践与经验。去年5月,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正式开园,目前已有数十家企业入驻,与京津高校共建产业研究院,与中科院北京分院共建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取得了积极成果。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王茤祥教授表示,该院已与保定、邯郸等地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多地政府都安排了专项经费支持研究院成果到地方产业化,支持河北的企业与研究院开展技术合作。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多次表示,对于污染企业,北京一律就地关停,决不将有污染的、落后的产业转移出去。
进入9月,在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新地湾,一片黄澄澄的稻田引人注目。来自北京清华控股公司的科技人员在此多年扎根,利用盐碱地改良研究成果,成功将2600亩荒芜的盐碱地变为良田。清华大学教授陈昌和说,他们拿出最好的技术送到河北,对于协同发展,北京就像这颗颗饱满的果实,“充满真心实意”。
(记者 董城 张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