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应走“个性化”之路
(资料图)
阳春三月,正是出游好时节。乡村旅游因其“小而美”的优势,成为人们选择较多的出游方式。或是前去向往已久的乡村民宿,或是观赏一树花开,又或者和三四好友带上露营用品“逃”离城市给心情放个假等,乡村旅游市场越发开阔,产品更加多元,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以红都瑞金为例,当地立足资源禀赋,坚持走“红色+绿色”的旅游发展路线,创意开发出特色民宿、红色研学、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多业态运营模式,让游客更为“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这既顺应了消费提质升级的大趋势,又以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具有可学可借鉴的意义。
还应看到,随着乡村旅游市场的繁荣,需要避免出现同质化、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从供给端看,我国现存60万个村庄,各地历史渊源、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千差万别,造就了生活习性、风俗习惯的千差万别,这样的绚丽多彩,正是我国乡村旅游充盈“乡土味”的宝贵遗产,和面向未来的发展潜质。从需求端看,从城市回归乡村,人们寻找的是一种区别于城市的慢节奏生活方式,是一种不同于都市商业文化的古朴民风,是看山望水的生态属性和心灵放飞。守护好这些特性,正是乡村旅游保持源源不断生命力的又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