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产阶层财富增值处方 总有一款适合你
从来没有一代人活得像他们这样拧巴。他们有钱但并不富有,中国的新中产阶层表面上生活风光,但现在或未来的潜在支出都不低——子女教育、医疗准备、养老储 备,还有换房换车等等。这些都是新中产阶层心中的“痛”。然而,与中产阶层日益增长的财富相比,他们在理财规划、资产配置等方面仍大都停留在初始阶段。为此,新快报记者以几组新中产为案例,邀请资深理财分析师指点迷津,希望以点带面,为中产的你带来一些启发。“余者为财,心足为福”,理财不仅仅是理财,更 是理心,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统筹策划:新快报记者 骆智冕 ■专题执行:新快报记者 许莉芸 余世鹏 黎华联 陆妍思
案例1
感觉不上不下,开始为退休忧虑
关先生 38岁 IT业
家庭收入:40万元左右,包含年终奖10万元左右
家庭财产配置:一房一车
其实我不觉得我们算中产家庭,毕竟没有觉得经济上很宽裕。”关先生有些自嘲地说。他本科毕业就来到广州,现在在一家科技公司任中层管理人员。前几年在父母 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完成了换房大事,也买了车。现房子和车子都在按揭,“房子每月还贷5000多元;车子每月3000多元。另外,还有20多万元是买房 时借亲戚的外债。”关先生说,现在每个月除了还贷,扣除日常开支后,平均一个月也只剩四五千块。
“除了有少量公司定增的股票,没什么特别的投资。少额基金定投、一点纸黄金。工资发下来会放一部分到货币基金。”关先生说,他比较理性和保守,所以理财相对简单。
“说实话,我们现在就是不上不下的感觉。如果收入低,反而对生活不会有那么高的要求和期望。像小孩读幼儿园,学课外班,便宜的也有,会想着给孩子更好的。 这样一来,每个月的开支都在上升。”关先生坦言,若夫妻任何一方遇到工作变故,可能都撑不了几个月。“所以,如果想讲究点生活品质,目前二孩还是可望而不 可及的。”
让关先生担忧的是,虽然一家三口都买了重疾险,也有社保,但如果真的患上重疾,三四十万元的保额应该不够。另外,虽然退休年限往后延是趋势,但有多少企业 能让人待到退休?因此,现在开始就必须为十年以后做打算了。可除了买房,似乎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但再加杠杆似乎风险又太大。
■理财建议
逐渐开始理财,对未来不宜过分担忧
好规划网理财师刘笑维表示,从上述给出的信息看,暂且不算10万元的年终奖,年收入30万元,房贷和车贷每月需偿还8000元,负债率占月收入的32%, 这个负债数值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而之所以认为“没有觉得经济上很宽裕”,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扣除还贷以外,每月的生活支出和孩子的教育支出太多了,导致结 余率很低。
中国注册理财协会、CFP注册理财规划师江国栋建议,关先生首先应该调整现金及存款的数额,建议存款20000元作紧急预备金,可分半年期存,每月 3500元定存再做适当的投资。其次,调整小孩的课外班的支出,每月可定存500元作为小孩的课外班费用和定存800元作为小孩幼儿园支出,同时为小孩购 买教育金投资和意外伤害及住院医疗保险。此外,还可以每月定投3500元保本基金,每年最低可存42000元用于偿还外债。这样算来,扣除每月的贷款和定 存剩余8216元用于日常开支。
对于每年10万元的年终奖,江国栋建议可调整4万元为夫妻二人购买养老保险,比如《华夏马上赢-资格版》缴费10年,第一年共领取4698元,第二年至80周岁每年都可领取6264元,80岁返还所有保费20万祝寿金。
剩下的6万元年终奖中,他建议关先生可以用3万元尝试性地投资,例如一些成长性基金的理财。江国栋表示,而剩下3万元可在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下进行股票、期货等高风险的投资。
TIPS
保险配置
年收入的10%可配置人身险
家庭收入来源不够,房贷还款压力大,二孩抚养及未来的教育费用等问题,都是中产阶层的主要焦虑点。现在看一般中产家庭的经济支柱,起码还得支撑20年时间。
太平人寿广州中心支公司高级经理陈云飞建议,家庭支柱应该要配置高额的保障。为了平滑时间风险,可以选择配置一些既有保障功能又有养老功能的保险产品。一来可以在出现人身风险时进行风险抵御,二来年老后可以转化为养老金。
按风险管理的原则来讲,投保人在保费预算范围内,应优先配置意外险、疾病险和定期寿险类保障产品。“自己或家人患上重大疾病,治疗费和后续康复费用也是一 笔非常大的支出,会影响既定计划的旅游,买车买房,包括投资计划。所以这类人身保障是第一位的。”平安保险专家表示,一般情况下,年收入的10%用在人身 险配置上是合理的。如“平安平安福产品组合”的保障范围高达100种的疾病,涵盖轻度重疾和重疾。其次,在完善上述保障需求后,经济盈余状况较好情况下, 可考虑投资型保险产品。
案例2
刚怀二胎,又喜又忧
周女士 38岁 创业软件公司
家庭收入:50万-60万
家庭财产配置:两套房、一台车
2002年,周女士下海创业开设软件公司,初期行业环境好时,公司效益一直不错,年收入可达上百万元。她丈夫还因此放弃了全国知名企业月入3万元的高薪厚职,加入公司。但近几年软件生意不好做,盈利锐减至五六十万元,令周女士感受到空前压力。
“收入少了,支出却还是那么大。”周女士透露,由于早期赚到不少钱,他们添置了两套房产及一台中级轿车,都在海珠区的高档小区。其中一套市价超过600万 元的自住,另一套市值也达300多万元,由父母及姐姐一家居住。但两套房子都要还贷,每个月供楼款接近2万元。“房子升值也没用,不能卖也不能租出去。”
除了供楼,6岁女儿的兴趣班费用也是一笔庞大的支出,“报了三个班,每个学期的学费接近2万元。”另外,周女士还有每年请一家老小去旅行的习惯,支出5万元起步。
令周女士既喜又忧的是,去年底,她发现自己意外怀上第二胎了,“奶粉、纸尿裤不算啥,以后两个小孩的教育成本那才吓人。”
周女士说家里的“老爷车”已经是10年前购买的,本来前两年就想换,后来因为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一直犹豫,现在“老二”来了更不敢想了。加之双方父母年事已 高,其中丈夫父母更在外省老家,只有农村医保,万一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又将是一笔庞大开销。令她觉得最焦虑的是,现在IT市场行情日新月异,很容易被淘 汰,最近一直在苦思冥想再尝试创业,“但哪有这般容易?想当初倒真不该让丈夫辞职,现在夫妻俩都吊在一棵树上了。”孕期当中的周女士一脸愁容。
■理财建议
后二孩综合征,“钱”途需要重新规划
挖财研究院研究员王艺红表示,周女士虽有两套总价值900万元的房产,但并不能够为她带来资产增值,反而每月需要还贷将近2万元;同时家庭支出较大,但收 入来源单一,而且,缺乏基本的家庭保障,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保障,对于孩子未来的教育基金的准备也缺乏计划性。她建议先增加家庭收入来源,可以选择让丈夫 回到职场,保证夫妻有一方能够有稳定的收入。其次,结余比率太少,生活开销过多。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协会、CHFP注册理财师陈卓妍建议,每月将房贷、家 庭生活费等支出控制在70%以下,还要增加家庭保障。
王艺红也表示,“周女士每年都花5万元请一家人出去旅游,建议可以将其中3万元用于购置父母健康险,剩下的2万元适当地与家人出游。”
此外,她建议周女士要有家庭资产配置的意识和理财投资的计划。假设周女士的丈夫就业后可获40万元的年薪,扣除子女教育,房贷等,大约每年有50万元的可 支配收入。假设家庭年消费30万元,则剩余20万元可用于理财。考虑到家庭的现有资产和周女士的二孩情况,建议保留3-6个月左右的家庭支出作为紧急备用 金;此外,在每月的存款中,预留3000元-5000元,作为家庭的常列项目,进行基金定投,购置教育险等,用于储蓄未来子女的教育费用。
案例3
房子和孩子问题的交集
就是学位房
梁先生 34岁 金融业
家庭收入:40万元左右
家庭资产配置:一房一车、股票
梁先生今年34岁,是金融业的分析师,目前和妻子拥有两个孩子,双方父母健在。家庭收入在40万元左右。在2012年左右,梁先生在番禺大石购买了一套两 居的房产,家庭配置了股票、保险等资产,还有“杂七杂八”的理财产品。由于本身对股票有独到的见解,所以梁先生主要投资股票。
梁先生称目前的焦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房子涨得太快,买不到合适的房子进行改善性需求。他自己买的房子也从每平方米1.2万元,涨到每平方米2.3元, 但他仍认为这并不能跟上改善性房子涨价的速度。而由于梁先生与母亲、妻子、两个孩子住在一起,觉得两室的房子“不够住”,需要改善房子的居住环境。
此外就是教育问题,梁先生认为大石房子周边的学校,学位不足,5岁的孩子刚好是学前年龄,因此,周边学校质量、有没有充足的学校成为他担心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他也担心学校的教育质量、氛围。
总之,房子和孩子问题的交集,就是学位房。由于好的学位房“贵到离谱”,这也成为梁先生最为棘手的问题。
■理财建议
改善住房需求为首要理财目标
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协会、CFP注册理财规划师王粤表示,该家庭首要问题就是资金筹备与房源选择。鉴于股票是风险收益并存多投资工具,而对于换房需求来说 不宜过于冒险投入太多到二级市场,可以考虑将其中盈利部分转出进行短中期类固收理财,分散风险。另一方面梁先生从事金融业的年收入有上升多空间,可通过销 售等努力获得增加年工资收入的机会,其次换房中考虑原自住房产的市值,原基础上已经有每平方米1.1万元的增值,目前一套两居房产考虑升值部分,盘活后是 可以成为新房首期的主力资金,剩余部分可进行公积金贷款或商业贷款,以上三个方面的财务准备是可以着重考虑的。
另外关于房源的选择,番禺区还是有比较好的学校,如考虑新房在原区域,可以先确定大人满意孩子喜欢的学校,权衡周边配套设施,以学校为中心留意房源,好的学位房价格上较贵,可考虑适度让步朝向、楼层等条件综合挑选。
案例4
现在没有时间谈情怀与理想
吴先生:35岁 摄影、培训,妻子经营牛仔布行
家庭收入:50万左右
家庭资产配置:在老家有栋小别墅,一辆车
吴先生和妻子都处于创业阶段,但是近年来经济不景气,南海中小布行纷纷倒闭,他妻子从2010年以来,一共换了三个门面,2015年基本挣扎在盈亏平衡线 上,2016年把门面缩减以后,才勉强有一定盈余。吴先生说,2017年布行更不好做,尤其是国家在环保方面加强管控,拿布成本高了不少。
吴先生第二个小孩刚刚出生不久,平时夫妻俩的时间几乎都花在生意上,总挤不出时间陪小孩。吴先生感慨,他们这个阶层有点尴尬,总是琢磨着如何赚多一点钱。 “除了父母的养老需求外,主要还是为了能够给下一代争取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与成长环境。那些情怀与理想现在都没有时间,也不敢去考虑了。”
“现在没有想得太多,主要是赚多点钱,让孩子健康成长,让自己事业持续。”吴先生透露,与广州美院的培训合作项目落地较为顺畅,这是培训事业的发力点。不 过,吴先生夫妻俩没有专业的理财教育与投资实践。每年人均的保险支出在6000-8000元左右。此外,还购买了定投基金与小额理财产品,还有相当部分资 金在生意中周转。
■理财建议
明确理财目标,建议关闭线下门店
王粤建议,首先要规划下资金来源,“如果生意上大部分客户来源于网上很少人逛门店,那是否可以考虑关闭线下布行,或者将支出较大的门店变为存储的货仓,从而减少开支”,网上下单,太太也可以有时间多陪两个孩子外游且不耽误生意。
在保障方面,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协会、CFP注册理财规划师姚嘉健表示,家庭人均保险支出6000-8000元,对应的保额其实不够抵御家庭面临的疾病及其他风险的,在重疾保险方面,建议吴先生家庭可以将保额提升到200万。
他表示,定投基金是一个不错的退休养老工具,吴先生35岁,到退休还需要继续工作25年,而根据所需要的养老金来看,每月定投收入的5%-10%是不错的 选择;而赡养父母教育子女方面,建议配置安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年化可达5.5%-12%,不断滚存,让父母及两个孩子能有个可预见的未来,做好赡养父母 和子女教育储备。
另外,王粤还建议,在基金定投方面,可以选择定投一些国外的基金,一般比国内基金整体表现亮眼,或者投资标普500指数也是不错的选择,同时留存现金流应对生意资金周转与应急。
案例5
勤勤恳恳工作,最怕就是失业
李女士 34岁 金融业
家庭年收入:40万-50万
家庭资产配置:两套房、一辆车,少量P2P理财和股权投资
“两三年前,老公工作从北京调动到广州,我就跟着过来了”,李女士说。虽然夫妻两人工资都不少,但她还是觉得自己的生活算不上中产。“前两年买了两套房 后,现在日子过得也很紧巴”,她表示,每个月一万元用于还两套房子贷款加车贷,吃饭娱乐消费大约在5000元左右,再加上3000元日常开销,剩下的一两 万元要么直接扔在支付宝里,偶尔会购买一些P2P理财产品,也有一部分资金做了一些股权投资。
“我们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每年花在父母身上的大约一万到两万元”,她表示:除了购买社保以外每年还要购买其他保险大约一万到两万之间。
“我们这两年才安顿下来,经济情况也是这两年才有所好转,所以并没有太多存款。”李小姐表示,前阵子自己工作的公司因为战略问题转型,她也陷入了失业的担 忧,“最担心的就是家庭资金链断裂、每个月固定支出得不到保障,所以不敢失业。”所幸的是,李小姐工作能力较强,很快就找到了职位更好的工作。
■理财建议
在发工资时可以进行强制储蓄
“没有太多存款”是很多家庭普遍问题,王粤建议可以在发工资时进行强制储蓄,比如可以在可靠的P2P产品中进行定期定额投资。中长期建议股权投资,可以考 虑3年以上的人民币股权或美元股权。另外,适当进行美元投资,可以对冲人民币单一货币贬值风险,也可以享受汇率与收益的双重回报。
王艺红认为,李女士家庭收入不低,正处在职业生涯的上升期,未来家庭收入呈上升趋势,抗风险能力较强。因此建议李女士每月工资结余以及存款可以分为几部分 进行投资,15%做流动性资产投资,如货币基金等,以备日常支出;30%可以配置固定收益类产品,债券、债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以及安全性较强的互联网金 融平台产品等,重在资产的稳健增值;40%可以追求高回报的股权类投资,可以寻求资产的快速增长;剩余15%可以投资保险,加强家庭成员的健康保障或者家 庭的财产保障。
此外,她建议李女士可以将自住以外的另一套房进行出租,以租金来减轻还贷压力。
姚嘉健还建议,李女士在计划生小孩的前提下,每月放支付宝里面的钱拿50%出来成立一个教育基金;最后,考虑到退休养老,现在李女士家庭34岁,到退休还有21年,建议每月拿出收入的5%-10%,做基金定投,为自己家庭成立养老基金,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