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龙泉下活治水棋 多地开花迎来生态红利
“夕阳红”治水监督队。锦溪镇供图摄
中新网丽水7月29日电(记者 邵燕飞 奚金燕 实习生 李倩倩)一汪清泉从深山汩汩而出,穿过街头巷道,绕城而出,汇成一条绿色绸缎,将散落在各处的廊桥串联成线,犹如古朴的挂饰,装扮着这座隐匿于浙南深处的千年古城--浙江龙泉。
龙泉,地处浙闽赣边境,是瓯江、闽江、钱塘江的“三江源头”,森林覆盖率达84.2%,PM2.5年均值仅25微克/立方米,出境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
绿水青山是龙泉的金名片,也是龙泉的最大财富。“生态优势就是生态资本,要把良好生态环境视为‘压舱石’,把发展生态产业作为‘主引擎’,走出一条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在龙泉市副市长杨洪斌看来,作为生态资优生的龙泉,在好中求好,护好青山绿水的同时,更要搭脉经济,开辟一条化身“绿富美”的新路子。
深情护碧水 美景映河川
山色青青,溪水悠悠,山与水相互交融,绘出了龙泉“百尺留槎溪上楼,山光水色共悠悠”的精美画卷。千百来,龙泉人坐拥“三江源头”,有着令人艳羡的绿水青山。但谁能想到,曾经的龙泉也会为水而发愁。
“以前河里都是废弃菌棒,河道被堵塞得越来越窄。”在龙泉市锦溪镇中锦村,锦溪镇党委委员彭兴龙告诉记者,食用菌是该村的支柱产业,以前,村民们采摘完食用菌,废弃菌棒就乱堆乱放在房前屋后,有的甚至随意倾倒在河流内,造成河道堵塞和环境污染。
中锦村的经历并不是个例。在龙泉市兰巨乡河川村,猪圈、露天厕所曾在小溪边一字排开,在龙泉市剑池街道茶坦村,生活垃圾也曾堆满河道。
千百年的绿波清水变成“垃圾河”、“脏水”,曾经引以为傲的“桃花源地”变成臭气熏天的养猪地,这是龙泉人所不愿看到的。“大部分河道已经干涸,河床滩涂上杂草丛生,到处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垃圾堆。”锦溪镇中锦村村民张佳园(化名)告诉记者,看着眼前的母亲河越来越脏,她的心里也越来越痛。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2013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治水的重大决策:7年总规划投资4680亿元,实施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行动。借力五水共治,龙泉开始重拳出击,着力整治家门前的母亲河。
2014年,锦溪镇对锦溪实行河道清洁区块责任制。其中,中锦村落实市、镇、村“三级河长”制度,指导、监督、协调和落实综合治理工作,同时还启动红、黄、蓝三级预警,形成倒逼机制。锦溪镇上锦村的6位老人更是组成了“夕阳红”治水监督队,自己动手清理河岸垃圾的同时也监督他人,确保“垃圾不落地,河岸更美丽”。
“五水共治不是政府的事,是我们大家自己的事,如果我每天的劳动能让村里环境更整洁,水更清澈,我的付出也就值了!”“夕阳红”治水监督队的成员陈仲元告诉记者。
锦溪镇中锦村治水后美景图。锦溪镇供图 摄
在全员参与、全民共建的氛围下,短短两个月,锦溪镇的溪水变清了,河道变宽了,空地也变绿了。
“三年来,龙泉历经五水共治等战役的艰苦磨练,终于换回了绿水青山。”杨洪斌表示,在治水造景中,龙泉的环境面貌完成了由干净到整洁向美丽转变的三部曲。
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积蓄绿色发展动力
对于治水,龙泉人深谙,仅仅清理受污染的河道并不是长久之计,从源头出发,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才是“治本之策”。
盖一间小平房,引几个排水管道,养上几头猪仔,这是几年前许多的龙泉人选择的致富方式。
“以前,我家房屋前后都是猪圈,臭气熏天。”龙泉市安仁镇张畈村的村民陈美菊回忆起以前的“与猪共舞”的日子,不由得连连摇头。
养猪是龙泉大多数农民的收入来源,可是养猪产生的臭气污水却又与生态保护的理念相悖。如何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这考量着龙泉市党委政府的决心和行动。
近年来,龙泉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实施“畜牧进山、养殖上山”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具有山区特色的生态养殖示范小区。自2013年小区创建以来,已建成1000头以上养猪场13个,常年存栏生猪2万头,年可出栏生猪3万,占该市生猪出栏量25%以上。
此外,生态养殖小区内以养殖场为核心的猪-沼-作物小循环、以有机肥厂为核心的猪-猪粪、废菌棒-有机肥厂有机肥-园区作物的中循环,以及以园区为核心的园区外猪粪、废菌棒-园区有机肥厂加工成有机肥-园区外作物施用的大循环,有效解决了农业中最让人头疼的猪粪、废菌棒问题。
“循环利用的模式,释放出了巨大的经济红利。”龙泉的养殖户叶石根告诉记者,3年前他就把养殖场搬入了龙泉榄菊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为占地20亩、生猪存栏量3000头的养殖场,配套上一个2000亩的苗木绿化基地,形成了“山上养殖、畜粪还林”的林牧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收益,“去年单单养殖场的利润就达到了300万元。”
除了养殖业生态循环发展,作为重要污染源之一的工业也走上了生态化的道路。在龙泉溪东工业园区,浙江鸿业阀门制造有限公司经过整改,建起了生产废水回用项目,安装了生物质颗粒燃烧设备23台,除烟设备2台,真正做到了生态发展。
“利用好山好水好生态,实现龙泉与企业共赢。”杨洪斌表示,山水俱佳的龙泉,不仅带动了本土企业的转型升级,更是吸引了外商的关注。
截至今年6月底,龙泉新签约项目23个,协议投资逾50亿元人民币,浙商回归到位资金达7.8亿元人民币。
以“水”为媒 做活美丽经济
对于龙泉而言,治水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眼前的秀水美景,更是经济发展的后劲。
天蓝水清绿地净,龙泉以清水之红利壮富民之底气,将“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化身“绿富美”,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
每天一早,45岁的周志康都要“巡视”下自家养殖的娃娃鱼。周志康原本是在外头打工,8年前回到家乡--龙泉市住龙镇,办起了娃娃鱼特色繁养企业,目前养殖面积已达一百多亩,“现在每斤娃娃鱼能卖200元人民币。”
一谈起娃娃鱼养殖,周志康的眼睛就会发出藏不住的光亮,谁又能想到曾经的他一度在水质污染中陷入绝境。
“一点点污染都会造成娃娃鱼的死亡。”周志康告诉记者,娃娃鱼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很高,住龙原本的水质完全符合娃娃鱼的生长条件,但早期由于上游村民的疏忽,大量的装修废料被冲入河道,导致周志康第一批养殖的4100条娃娃鱼在十几天内全部死亡,“当时损失了600多万元人民币。”
但是周志康并没有就此放弃,查明原因后,他主动掏钱清理河道,同时吸取教训,开始引入地下水,确保娃娃鱼的水质需求。现在,他的养殖规模达到了5万多条。除了单纯的鱼肉销售,周志康还发展了娃娃鱼观光游,“现在每天游客都有两三百人,节假日更是上千了。”
周志康以“水”致富的故事在龙泉并不是个例。龙泉市道太乡李村村依托“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催生了民宿产业、乡村旅游等“亲水”经济,村民们依靠好山好水,纷纷放弃了臭气熏天的猪圈,转向了乡村休闲旅游业,建成农(渔)家乐3家,享受着绿水青山带来的“红利”。
山青水美处,呼朋引伴来。在“治水红利”的驱动下,龙泉以“点”、“线”、“面”的形式,把山、水、林、田、湖、的美好画卷,以及瓷韵剑曲等特色文化有机融入到城乡建设中。通过做活“水”经济,发展铁皮石斛、红心猕猴桃、火龙果等高标准设施果蔬基地1100余亩,带动农民产业增收2810万元人民币。农家乐也凭借“小气候、原生态、农家菜”特色,成为龙泉乡村休闲旅游的一个重要品牌。
据了解,2015年,龙泉旅游接待总人数541.5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9.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01%、33.85%。
杨洪斌表示,如今的龙泉,以青山为基、绿水为本,筑巢引凤发展美丽经济,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