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东北装备制造企业蜚声海外的奥秘

首页 > 百业 > 经济动态 > 正文

一个东北装备制造企业蜚声海外的奥秘

原标题? “中国动力”何以汹涌澎湃?--一个东北装备制造企业蜚声海外的奥秘

新华社哈尔滨7月27日电? 题:“中国动力”何以汹涌澎湃?--一个东北装备制造企业蜚声海外的奥秘

新华社记者梁冬、辛林霞

在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行业背景下,一个以提供锅炉、汽轮机、电机三大动力设备为主的老牌东北装备制造企业——哈尔滨电气集团,通过开拓海外市场、实现国际合作营业收入增速超过100%。

记者近日在哈电采访发现,其依靠自主创新,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开拓海外市场实现逆势增长,探索出一条在低迷市场环境下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中国动力”走出去叫响海外市场

“在国内需求下降的条件下,出口成了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最近刚刚签下一个20多亿美元的总承包项目,今年国际合作的势头不错!”哈电董事、副总经理苗立杰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苗立杰所指的项目是,6月中旬签订的金额达24.5亿美元的迪拜哈翔4*600MW清洁煤电厂项目,这也是哈电历史上合同金额最大的EPC总承包项目。

在全球新建电力工程数量剧减、国际电站项目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哈电对外合作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16年1-4月,哈电对外合作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118%,完成全年计划的一半,正式合同签约额176.5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46%。

自上世纪在巴基斯坦承建首个国际工程项目至今,哈电已先后在印尼、苏丹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中国第一个大型电站机组出口项目、中国第一个单机容量最大的火电总承包出口项目等多个海外输变电项目。目前在建的26个重点项目均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在“驾船出海”的同时,哈电还通过与国内外优秀企业合资合作“借船出海”。近年来,哈电通过中电建、三峡集团等国内总包方实现发电设备出口海外。特别是在核电领域,与中核集团合作,承建了巴基斯坦恰希玛项目,至今仍保持着中国出口单机容量最大机组(66万千瓦机组)的纪录。

企业“走出去”创新是后盾

作为国家重要的发电设备制造和研发基地,哈电经过60多年发展,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引擎”。正是多年坚持原始创新和自主开发,哈电才能频频在国际高端电力设备竞标中实现重大突破。

核主泵被喻为核电站的“心脏”,其核心技术一直被少数国家垄断,是制约我国核电事业发展的瓶颈。哈电集团将核电这一新产业设备研发放在产品结构六大板块的首位,通过攻克核岛设备设计制造难关,已经形成常规岛全部设备和核岛部分主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

在打破国外垄断的同时,哈电在传统煤电市场明显下降的新形势下,围绕清洁能源需求,加大了清洁高效煤电机组以及二次再热机组、准东煤燃烧技术研发力度,依靠领先的新技术,完善在役机组改造方案,让老市场产生了新产业。

“新疆准东煤储量巨大,煤田储量可以供我国火电厂烧100年,但特点是难烧,普通锅炉不到一个月就可能因结焦被堵死。哈电研发的准东煤燃烧新技术能使准东煤达到稳定燃烧,目前在准东煤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6%。”哈电锅炉厂技术管理处处长徐玉军说。

人才和技术储备是创新“动力之源”

在全行业低迷的背景下,地处边疆、远离产品销售市场的哈电何以始终保持不竭的创新动力?记者采访发现,哈电在国际高端电力设备领域频频实现重大突破绝非偶然,而是源于其半个多世纪的人才和技术储备。

苗立杰说,高端电力装备制造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制造难度大、质量要求高,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是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的必要基础。

为鼓励研发氛围,便于人才成长,哈电建立了一套专业技术人员评聘晋升的“绿色通道”。哈电锅炉厂设计处燃烧室主任王伟告诉记者:“公司创新科研人员职位职级晋升标准,我评上了专业师,享受处级待遇,这让像我这样的科技人员能安心搞科研,大伙干事积极性高涨。”

哈电锅炉厂副总工程师赵彦华说,公司实施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评聘制度改革,核心是打破原来僵化的薪酬和人才选拔制度,不讲职务讲贡献,实行薪酬福利待遇与行政职务相对应的激励政策。“公司还定期召开科技大会,对新成果项目进行奖励,最高奖金达100万元。”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