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研究院:直播平台达146家 仅秀场盈利模式存疑
2016年6月,36氪研究院发布了《直播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从秀场直播、游戏直播和泛娱乐直播三大领域,梳理了直播行业从PC转战移动端的发展历史,对直播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详尽的梳理,总结了直播行业的市场规模、行业驱动因素、监管政策等宏观环境,并重点对直播行业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报告全文可登陆36氪网站下载。
传统秀场热度不减 游戏直播势头稳定 泛娱乐为当前主流
直播是一种实时性、互动性显著的互联网传播内容的形式。不同于传统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形式,直播紧密的将用户与直播内容交互在一起,用户本身也是内容生产的一份子。
自2005年直播平台出现至今,国内有2家直播平台(YY、9158)已经上市,此外,4家公司已被上市企业并购,部分上市公司也开通了自己的直播平台。创业公司数量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至今涌现了 146家直播平台。仅2016年半年(截止至5月31日),就成立了23家直播平台。
按照时间历程,当前直播可大致分为三类,传统秀场直播、游戏直播和泛娱乐直播。
传统秀场直播兴最初于2005年在国内出现,原型为网络视频聊天室, 2009年后转变为以美女直播为核心,早期的表现内容主要是唱歌、跳舞。游戏直播兴起于2011年,主要表现形式为观看主播玩游戏或观看主播实时解说游戏赛事。2015年,泛娱乐直播立足于移动端,为娱乐产业相关直播,包括全民移动直播和垂直领域直播(电商、体育、综艺和财经等),当前,移动端直播热度反超PC端。
根据36氪研究院数据显示,直播行业现存平台中,有44%为泛娱乐直播平台,34% 为秀场直播平台,16%为游戏直播平台。
而2015年才火爆起来的泛娱乐直播已占据市场结构的44%,这背后表明资本市场对泛娱乐领域的良好预期。
2020年进军百亿市场 真需求与强付费能力成就平台盈利
根据36可研究院任曦,直播行业的火热,主要是由以下四个方面驱动的:第一,用户需求升级换代,高互动性、强社交性的直播成为新型娱乐主流;第二,4G网络的便利、内容生产工具的升级,让 “随时、随地 、碎片化”看直播成为可能;第三,消费习惯的养成和移动支付的普及催熟直播盈利模式;第四,资本热浪助力直播升温,直播品类及受众不断扩充。
对于2020年直播的市场规模,各家机构给出了不同的预测数据: 方正证券预测2020年直播市场将达到600亿元,华创证券更是给出了1060亿的乐观预测。
对于以上预测,36氪研究院负责人朱一璞标示:“机构给出百亿乃至千亿级乐观预测的背后,是其对直播平台用户数快速增长以及用户ARPU稳定保持的良好预期。我们认为,目前仅有秀场、游戏直播模式被验证是成立的,直播能否真正延伸到更多的垂直领域,观众是否真的有付费意愿是市场规模大小的关键。”
在直播产业链方面,以直播平台为核心,上游集结版权方、主播方,下游对接用户和商家,通过打赏、广告等方式进行盈利。
在盈利模式方面,直播与传统互联网盈利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突破了“广告、游戏 、电商”的传统渠道,建立了“打赏”的盈利渠道。用户可以通过购买虚拟礼物向喜欢的主播打赏互动。
数据显示,传统秀场直播收入远高于游戏直播。以欢聚时代为例, 其旗下的YY音乐与虎牙分别在秀场和游戏直播占据Top5的位置, 2015年秀场直播营收为33.2亿,而游戏直播营收仅为3.56亿,约 为前者的1/10。然而,游戏直播的成本却是远高于秀场直播的,因 而行业现状为大部分游戏直播平台仍处于亏损状态。这表明,目前在直播领域,秀场直播盈利模式较为成熟,游戏直播仍在盈利探索中,泛娱乐刚刚起步。
定于盈利模式,朱一璞强调:“真需求与高付费意愿是各细分领域直播平台探索重点。对靠直播盈利的平台来说,真需求、强付费能力缺一不可。”
根据了解,36氪研究院专注于中国一级市场创投行业研究,提前把脉行业风向和梳理创业赛道,帮助创业者把握创业热点。36氪研究院将量化投资理念引入创投行业,通过基于用户资产定价的估值模型对创业企业进行筛选估值,以帮助投资机构更快地发现优质独角兽,让创业和投资更简单高效。旗下包括行业内首个基于用户数据量化估值模型——氪估值、行业报告、企业调研等产品。2016年至今,36氪研究院已经陆续发布VR、教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企业服务、互联网+汽车、等多个行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