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集安:留住纯美生态,激活绿色经济
新华社长春6月7日电(记者王存理、刘硕)青山含黛,碧水清流。初夏时节,鸭绿江边,清冽空气中晨练的人群往来如梭;酒店前,操着各地口音的游客等待出发;早市里,各种山野菜琳琅满目,最便宜的只要两三元钱一斤,叫卖声此起彼伏。
在位于中朝边境鸭绿江畔的吉林省集安市,这样的晨曲每日如常。“八山一水半分田”的集安打生态牌,走绿色路,留住纯美生态,激活经济发展。
“绿色”人参留住绿色生态
集安是吉林人参主产区之一,“边条参”的唯一产区。在康美新开河产品展厅内,数十种人参产品令人目不暇接。这里不仅有数万元一棵的名贵野山参,几十元一盒的人参糖、人参茶,也有高科技人参微粉等新产品。
康美新开河药业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把人参从名贵中草药做成人们日常可以接触的食品和保健食品,愈发“亲民”,供不应求。
益盛药业是集安市另一家人参产品开发企业。董事长张益胜告诉记者,从种人参到全产业链产品开发,企业拥有年销售额达4亿多元的振源胶囊等畅销药品和保健食品,还研发出汉参系列人参化妆品,化妆品上市9个月销售额9000多万元。
人参穿上科技外衣,市场洞开。集安研发并引进国际领先的技术,开发出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3大领域440余种产品,实现了人参从根到茎、叶、果、花的全体利用,集安的绿色人参产品畅销海内外。
集安人参留存面积2.6万亩,林下参15万亩,年产鲜参4000吨,占全省人参产量近五分之一,人参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幅。
集安人把人参从深山老林里请到了经过改良的农田。种参不再毁林,保护了山林和生态,保证了人参原料的安全、优质、稳定,“绿色”人参产业蓬勃发展,仅发展非林地栽参项目,就带动从业人员1.2万余人。
绿色资源化作绿色财富
集安森林覆盖率82.16%,水资源、野生动植物和矿产等资源得天独厚。
北纬41度,适合葡萄,尤其是山葡萄生长,集安种植山葡萄有40多年历史。以前,品牌意识不强,农民大多卖葡萄或葡萄汁,在葡萄酒产业陷入困境时,葡萄种植户一度失去方向。
集安打出“鸭绿江河谷”地理品牌,引导企业集群发展闯市场,以冰葡萄为代表的葡萄酒产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集安市特产局局长孙延峰说,这里出产的冰葡萄酒深受欢迎,一上市就被订购一空,冰葡萄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全市20家葡萄酒生产企业,带动山葡萄栽培2.1万亩。
单纯卖酒,还不足以站上葡萄酒产业的顶端。集安市建成一批特色酒庄和研发中心,并建设了集葡萄种植观光、葡萄酒酿制、葡萄酒文化体验、美食休闲等为一体的山葡萄酒主题旅游度假区。旅游带动、网上销售和企业深加工,带动葡萄种植稳定发展。
葡萄酒产业是集安绿色生态资源蜕变发展的缩影。目前,集安市优质水稻、无公害蔬菜、山葡萄等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达1.3万余公顷,以人参、葡萄、五味子、林蛙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林业相关产业总产值突破70亿元。单纯从数字看,相当于去年地区产值的70%。
绿色产业让绿色生态流金淌银
这几天,位于鸭绿江畔的万亩油菜花陆续绽放,一片金黄之中,集安进入了旅游高峰期。每到夏秋季节和五一、十一等假期,集安的宾馆酒店预订火爆,一床难求。
集安植被原始,空气清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冬雪夏花秋葡萄,独特的朝鲜族风貌和民俗,世界文化遗产“东方金字塔”高丽贵族墓群和“东北小江南”的自然气候,每年吸引百万以上海内外游客光顾。
集安成立旅游发展集团,对域内景区进行统一规划,全域开发,系统发展,形成以高句丽古迹、鸭绿江风光和边境生态体验为主打内容的独特品牌。
目前,集安旅游从业人员1.4万人左右,带动就业6.7万人。旅游业综合收入28亿元,占当地生产总值的13.73%,五年平均增长29%。
集安市市长陈旭升说,立足生态和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既能留住青山绿水,又能引来绿色财富,激活地方经济。近五年来,集安经济结构向绿色转变,包括特色产业、旅游业、医药和绿色食品加工业在内的绿色产业产值从51.2亿元增加到去年的136亿元,占当地生产总值比重由32.62%上升到6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