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能否助力民族品牌“破茧重生”?

首页 > 百业 > 经济动态 > 正文

资本能否助力民族品牌“破茧重生”?

新华社上海6月1日专电 题:资本能否助力民族品牌“破茧重生”?

新华社记者潘清

停产近两年之后,久负盛名的田七药物牙膏完成品牌重组,近日恢复生产。不久以后,消费者将见到其以“上海田七”全新品牌亮相。

“田七”复产的背后,是民间资本助力民族品牌从困境中突围的一次尝试。

田七曾是中国日化行业的一个传奇。1978年首支冠以田七商标的药物牙膏问世,2003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同类产品销售前四强,次年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作为田七品牌的持有者,始建于1945年的广西奥奇丽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参照药业GMP标准建设的日化生产基地,曾跻身于“中国化学工业5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之列。

不过,由于治理内控缺位、多元经营战线过长等原因,近年来企业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困境。

“田七”这块被蒙上灰尘的金字招牌,引起了投资资本的关注。5月27日,专业运营田七品牌系列产品的广西田七日化有限公司举行成立大会,田七药物牙膏同日复产。

据了解,广西田七公司由上海钦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金投集团出资1.4亿元设立,前者持股74.5%。公司将营运中心、科研中心转移至上海,成立上海田七日化科技有限公司,旨在充分利用这一国际大都市的人才、市场及技术资源优势,抢占品牌传播制高点。

上海田七日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运武透露,未来的“上海田七”将围绕本草主题概念开发一系列产品,同时拓展商超、流通市场、电商等多元销售渠道,并尝试进入高端市场,针对特定消费人群开展定制服务。按照规划,重组后的田七今年即可实现盈亏平衡,2018年销售收入有望从今年的1.5亿元提高至6亿元,并启动IPO计划进军资本市场。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有许多优秀的民族品牌。时至今日,其中不少品牌或因难敌后来者及外来者的竞争,或因跟不上产业转型的步伐而逐渐衰落,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面临经营困难但仍拥有巨大无形资产的民族品牌,正引起民间资本越来越多的关注。重组这些知名品牌,也逐渐成为民营企业并购的新选择。

在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石建勋教授看来,这无疑是一个可以实现“双赢”的选择。“对于购买方而言,可以快速获取一个成熟的品牌,从而大大缩短行业进入和品牌培育的周期。对于出让方而言,重组不仅可以实现前期品牌投入的变现,也能令衰落的品牌重新焕发活力。”石建勋说。

一些业界专家则表示,单纯的资金支持并不足以挽救民族品牌,通过重组注入新的治理模式和经营理念,才是令其重现辉煌的关键。

在此之前,飞跃缝纫机和海鸥照相机,都曾从外来资本的介入中汲取“涅槃”的动力。这也让人们期待,田七能成为民间资本助力民族品牌“破茧重生”的又一个成功案例。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