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标灯王”郑启湘:以灯报国铸就工匠之路

首页 > 百业 > 经济动态 > 正文

中国“航标灯王”郑启湘:以灯报国铸就工匠之路

中国“航标灯王”郑启湘:以灯报国铸就工匠之路

图为,郑启湘正在对航标灯光源进行测试。隗传学摄

中新网武汉5月19日电 (唐锡生 赵虎 隗传学 徐金波)一名小学文化程度的航标工,完成68项技术革新,获得11项国家专利、12项获国家优秀奖,进而跻身高级工程师;一名普通的航标灯器维修工,生产出“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中国空白”的HD155型太阳能一体化系列航标灯,进而成为科技带头人……他就是被誉为中国“航标灯王”的郑启湘,数十年以工匠精神走过了一条艰难的求知和创新之路。

苦干实干再加巧干

回顾自己研发历程,只有小学五年级学历并当过学徒工的郑启湘说,“就是要苦干实干再加巧干”。

1973年,郑启湘从部队复员到洪湖航道管理处,做了一名航标灯修理工。起初,他对修理一窍不通,平时只能给师傅递递扳手当小工,或背挑肩扛器材使蛮劲。

面对浩浩长江,郑启湘血性喷涌,发誓要成为行家里手。他从小学五年级数学开始学起,随身带着书,走到哪,学到哪,每天不少于3小时,3年学完了初、高中的物理和数学课程。此后,他买了《简明无线电学》《电子技术》等大量相关书籍,发奋苦读专业技术,还自费报名参加了吉林大学电子技术函授培训班学习。

郑启湘如饥似渴地吸收新知,着魔般琢磨航标灯,人称“灯痴、灯迷”。一次他在家里吃饭,竟不知不觉用筷子蘸着汤水在桌上划起了设计方案;1986年底,他忙于研制塑料航标灯,3岁的女儿没看住掉进冷却池差点淹死……

郑启湘耐得住寂寞,坐得惯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他的办公室里洗漱用具、被子和枕头一应俱全,完全就是一个家。他将光源放在床边最近的位置上,时观察,时刻记录,不知疲倦。

如今,长江上每次航标灯进步都打下了“郑氏烙印”:1986年他研制直径150毫米的全塑壳航标灯,灯重降到3公斤,长江全线引起震动;2000年采用发光二极管技术的新型光源终于试制成功,视距从2.5公里提高到5公里,取代了使用20多年的白炽灯泡和霓虹灯管;2003年用高能锂电池作新型电源,消除了长江全线每年废弃6.6个铅酸蓄电池和空气干电池的污染隐患;2009年,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与遥控遥感技术融合在一起产品亮相。

为获得一手资料,郑启湘20多次深入到最险峻的三峡库区河段、长途跋涉6000多公里,深入一线,为新产品收集数据,安装太阳能航标灯3000多盏;为解决光源不均匀产生盲区的问题,他徒手将16粒发光二极管研磨成玉米状,手被磨得满是血泡……

“四多四少”铸就精品

郑启湘追求“极致”,他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座航标灯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哪怕再小的细节,也会全心专注,全力以赴,只为打造极致产品和体验。“搞研发,必须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优品精品,少一些粗制滥造。”这就是他提出的“四多四少”精品意识。

他坚信,简约才是最好的、最节省成本的。他让航标灯告别手抱肩扛的历史,重量从原来的25.5公斤直线下降至5.5公斤。从铅酸蓄电池到太阳能电池,亮度高、耗电小、造价低,保护水体免受污染。一体化的设计理念,真正实现携带轻便、使用方便、维修简便。更有创意的是,灯内使用的锂离子可充电池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可回收再利用的绿色环保新能源,具有高能量、性能稳定、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的特点,5年内免维护,耐用又环保。

2008年至今,郑启湘已生产出上万盏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全国内河12个省市地区、14条河流都用上了他生产的航标灯。太阳的光芒,在黑夜中点亮了长江干线,也将流光溢彩,染尽了广西北海、兰州黄河、秦皇岛、淮河、乌江、嘉陵江、广东等多条河流。

经权威研究部门详细测算:郑启湘研发的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一年可为长江干线航道节约费用1805万元,可为全国内河每年节约7150万元。此外,每年可为长江干线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00吨、碳氧化合物排放60吨,可为全国内河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500吨、碳氧化合物排放近300吨,为中国航运节能减排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

如今,长江“数字航道”建设拉开序幕。郑启湘研发的太阳能航标灯清一色安放了“485”接口,全部接入了数字化航标端口,在长江航道数字化大家族中得到全面运用,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中国产品扬名世界

耐心,专注,坚持。在历久弥新的征程中,郑启湘绝从未停止过追求的脚步,怀揣一个远大的梦想,那就是——做出世界上一流的航标灯!要实现这个梦想,仅是让航标灯照亮祖国的江河还远远不够,必须紧跟现代科技发展、引导世界潮流。

2006年5月,郑启湘第一次“赶海”。在全球航标盛会——上海国际航标灯协会第十六届大会上,他的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被与会中外专家称之为“世界航标灯历史上的一次革命!”

2010年3月,郑启湘代表中国航标灯顶级技术,首次跨出国门。在南非开普敦国际航标灯协会第十七届大会上,他带去的“HD155型太阳能航标灯”与48个国家的航标灯同台竞技,满座哗然,秘书长当场特别给出评价:“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款式新颖、节能环保、造价低廉,值得大力推广!”

此后,他与土耳其、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建立广泛联系,信念更加坚定——让中国航标灯跨国界,在全球大放光彩。

“与全球领先的航标灯制造企业相比,我们不缺技术,而是缺少一种‘工匠精神’, 如果不唤起这种精神,中国航标灯就难以走向世界。”郑启湘说。为此,他于创立“启湘团队”,吸引大批80后、90后技术“工匠”加入。

超期服役矢志不渝

今年64岁的郑启湘已是“超期服役”,明年3月他将正式退休。记者近日来到长江航道局洪湖航道管理处,见到这位号称“灯痴”的郑启湘,在航道修理工这个最基层、最普通的岗位上他干满了43年,岁月的年轮早已爬上了他的双颊。

他的研发室工作台上,满满一桌子的各类测试样品,堆得像座小山,地下密密麻麻都是航标灯。他正用柔和的目光注视着那一座座他亲手打造的色采绚丽的灯器,心从来就舍不得离开。

记者禁不住问这位“全国劳模”的退休生活打算。“我是一名修理工,只要航道需要我,随时都能冲上去,人退心不退!”字字铿锵,满腔忠诚,郑启湘对航道事业初心不改的,充满了无限热爱。(完)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