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重拳出击票据市场 整改不力将上收业务权限

首页 > 百业 > 经济动态 > 正文

监管重拳出击票据市场 整改不力将上收业务权限

(原标题:监管重拳出击票据市场 整改不力将上收业务权限)

网易财经4月22日讯 今年以来,票据市场持续刮起风暴,不断暴露的风险事件也引发监管几度重拳出击。有华南地区银行人士向网易财经表示,此前按照银监会票据风险提示要求,该行已经完成了自查工作,等待进场检查。

该人士称,按照惯例,一般银行完成自查情况以后,银监会会再进场进行最终的检查。今年1月,银监会下发风险提示文件称,根据去年现场检查结果发现票据市场存在票据同业业务专营治理落实不到位、通过票据转贴现业务转移规模,消减资本占用等诸多问题。

今年以来,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等陆续暴露票据案件,风险引发市场关注。东莞银行金融市场分析师余缘波向网易财经表示,票据业务一般都用来绕规模,银监会开年的监管要求比较严格,还涉及到了中介。“中小银行的票据业务比较激进,业务扩展很快,收到监管约束以后需要调节规模。”

根据银监会对票据的最新监管要求,总行要成立专项检查工作组,定期对全行票据业务合规性开展风险排查,对票据业务制度、流程及执行的有效性进行动态评价;对员工操作规范和职业操守进行警示提醒。“发行问题整改不力的经营单位,要及时处理并上收业务权限。”

除此之外,属地的监管政策也在全面铺开。本周,上海银监局发出票据业务风险提示,重视票据风险案件高发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要求银行立即对存量票据业务全面自查,所有票据要开包检查;要求银行严格实行同业业务集中管理,严禁机构及员工参与票据中介活动。

广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屈俊表示,目前市场上的票据中介运作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参与票据交易,赚取买卖利差(票据自营);另一类是提供票据买卖信息,收取手续费和佣金(纯中介),其中后一种模式是主要的票据中介运作模式,票据中介不直接参与票据交易,只是提供交易信息以及交易撮合等服务,范围覆盖直贴和转贴业务,中介的作用主要是收集、发布交易信息,撮合交易。

“但由于票据中介游离于监管之外,业务操作不规范,存在通过注册空壳公司、伪造贸易合同进行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贴现业务扰乱了票据市场,同时其不直接参与票据交易,只是提供票据交易信息以及进行交易撮合等服务,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隐患 。”屈俊认为。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