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 | 辅仁药业退市背后:4年虚增货币资金19亿,百亿市值跌至5.27亿
5月22日晚间,辅仁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于5月22日收到上交所《关于辅仁药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5月30日起,辅仁药业股票将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的交易日期为6月19日。
(资料图)
辅仁药业披露称,因公司实控人朱文臣涉嫌信披违规,中国证监会稽查总队决定对其立案,此前多次与其联系未果。5月22日,朱文臣签收了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
回溯辅仁药业的发展历程,辅仁药业曾一度进行快速并购扩张,"借壳"民丰实业上市,跃居成为百亿市值的医药"白马股"。然而,受到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违规担保等事项的影响,辅仁药业债务高企,累及企业正常经营并最终走向退市,或将成为2023年A股首只退市医药股。
大举并购扩张,曾跻身百亿市值行列
辅仁药业官网信息披露,辅仁药业成立于1998年,公司业务以药业、酒业为主导,产品涵盖中西药制剂、生物制药、原料药、保健食品等多个门类。
资料显示,2005年,辅仁药业以6972.57万元收购上市公司民丰实业29.52%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同时,辅仁药业将控股子公司辅仁堂95%的股权与民丰实业完成资产置换。
彼时,民丰实业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所处的纺织印染行业已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立足,资产置换完成后,公司将持有辅仁堂95%的股权,成为辅仁堂控股股东,民丰实业将从传统纺织企业转为中医药生产企业。
2006年,民丰实业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朱文臣。同年9月,上市公司简称由"上海民丰"正式变更为"上海辅仁",辅仁也完成了"借壳上市",并于2014年4月更名为"辅仁药业"。
2017年,辅仁药业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开药集团100%股权,作价78.09亿元。辅仁药业在2017年年报中称,将开药集团注入公司,有利于借助资本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是实现集团医药资产整体上市的重要举措。同时,完成收购后,公司主营业务从较为单一的中成药业务拓展到综合性医药业务,有利于持续盈利。
据红星资本局报道,该起吸并交易曾是2017年A股最大的药企并购案。
"在企业内在提升发展与外在扩张发展之间,我选择了后者——重组兼并",据辅仁药业新闻中心消息,2018年,时任董事长朱文臣在演讲中表示,"我们不要资产,只要品牌。经过兼并、研发、仿制,辅仁药业成为了拥有15个制药厂、1个酒厂,资产规模达到200个亿的标杆企业。"
多起并购之下,辅仁药业一跃成为了医药行业的头部企业。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2014年至2017年,辅仁集团连续上榜,分别排名第45位、第41位、第39位、第35位。
辅仁2017年报也显示,当年,辅仁药业营业收入为58.00亿元,同比增长15.69%;实现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同比增长12.23%。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63.17亿元,同比增长8.92%;实现归母净利润8.89亿元,同比增长126.67%。
在如此傲人的成绩下,辅仁药业业绩明显攀升,一度被称为医药"白马股",公司市值也一度超过110亿元。早在2005年,朱文臣及其家族就曾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随着辅仁市值的不断走高,朱文臣的个人财富也"水涨船高",并于2018年跻身胡润百富榜。
4年虚增货币资金19亿,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致债务高企
然而,如此庞大的医药企业却折戟在资金困局之中。一次"分红失期"事件,牵扯出了辅仁药业背后的一系列财务造假问题。
辅仁药业2019年一季报曾显示,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8.16亿元。2019年7月16日,辅仁药业披露《2018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称,将派发现金红利共计6271.58万元。
然而,就在公告发布的3日后,辅仁药业7月19日宣布,因公司资金安排原因,无法按照原定计划发放红利。原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除权(息)日及现金红利发放日相应取消。
对此,上交所向辅仁药业下发问询函,要求其说明未能按期分红的具体原因、明确后续权益分派的具体时间。上交所要求辅仁药业说明当前资金情况,并要求股东及实控人说明是否存在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等情况。
辅仁药业在回复函中承认,公司资金压力较大,日常生产经营可能受此影响。公司存在担保未经内部决策程序、也未及时披露的情况。在此后的公告中,辅仁药业进一步披露称公司资金紧张、周转困难,部分债务已经逾期。
此后的2019年7月26日,因涉嫌违法违规,辅仁药业收到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的《调查通知书》。2020年9月26日,辅仁药业及控股股东、实控人朱文臣收到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而信披违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事项也在证监会披露调查结果后浮出水面。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辅仁药业将货币资金提供给其控股股东辅仁集团、辅仁集团母公司辅仁控股使用。辅仁药业未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相关资金也未入账。2015年至2018年,辅仁药业历年年报披露的货币资金期末余额分别虚增6380万元、7200万元、4.67亿元、13.37亿元,4年虚增货币资金合计超过19亿元。虚增货币资金占当年年报披露的期末净资产比例分别为15.17%、16.63%、10.02%、24.45%。
此外,辅仁药业的重大资产重组文件中也存在虚假记载。经证监会调查,开药集团及其子公司向辅仁集团、辅仁控股提供资金的余额分别为3.50亿元、5.04亿元。开药集团未将上述交易入账,导致《重组报告书》中开药集团财务报表的货币资金余额虚假。
为此,证监会对辅仁药业和朱文臣分别处罚款120万元、150万元,并对朱文臣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财务爆雷后,辅仁药业业绩开始大幅"跳水"。2020年,公司在连续14年盈利后,首次出现年度亏损。当年营收同比减少44.10%;归母净利润-12.93亿元,同比减少964.36%。
随后的2021年,辅仁药业依旧没有走出困境,当年年报数据显示,企业营收同比下降47.67%;归母净利润亏损同比上升147.50%。2022年,辅仁药业营收同比下降2.90%,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12.20%,公司净资产同比减少351.11%至﹣20.09亿元。
据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2月31日,辅仁药业向控股股东及关联方提供借款余额16.18亿元;此外,公司向控股股东及关联方提供连带责任担保24.80亿元,截止2022年12月31日尚有担保余额17.26亿元。受此情况影响,公司目前正常融资出现较大困难,贷款逾期违约与资产被查封的情况较为严重。
2023年5月22日晚间,辅仁药业宣布收到上交所《关于辅仁药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决定》指出,因2021年度财务报告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辅仁药业股票自2022年7月1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辅仁药业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且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上述情形属于《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对于辅仁药业退市背后的原因,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向财经网医药指出,"经营管理不善是主要原因,频繁并购重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辅仁药业频繁的并购重组导致公司财务状况不稳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资金困难波及公司产品,昔日"明星药"销量跌去七成
据辅仁药业2022年年报,公司主营业务为医药制造、研发、批发与零售业务,属于医药制造业。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为中成药,主导产品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哌酮、复方甘草片、香菇菌多糖片、香丹注射液、生脉饮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小儿清热宁颗粒、参芪健胃颗粒等。
其中,辅仁小儿清热宁颗粒曾经是辅仁药业的"明星产品"之一。2015年,辅仁药业在年报中表示,该产品投入市场以来深受消费者信赖,一直畅销不衰。2019年年报显示,小儿清热宁颗粒是辅仁药业自主开发的新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畅销国内21个省市,占国内同类品种市场份额30%以上。
2019年,辅仁小儿清热宁颗粒的年销量为948.66万盒。此后,随着公司因财务问题陷入"至暗时刻",昔日"明星产品"也走上了下坡路。2020年,小儿清热宁颗粒销量跌去66.53%至117.1万盒/年。尽管该药品的后续销售表现有所回暖,却仍与巅峰时期相差甚远。2022年,辅仁小儿清热宁颗粒的年销量为249.72万盒,仅为2019年该药品销量的26.32%。
不仅仅是"明星产品",在其他产品销售方面,据辅仁药业2022年年报数据显示,香丹注射液、生脉饮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的销量下跌幅度均超8成。其中,香丹注射液年销量跌幅达97.49%,该产品库存量则同比攀升147.18%。此外,抗病毒口服液年销量跌幅超5成、感冒灵颗粒年销量跌幅超3成,感冒灵颗粒的库存量同比增加355.96%。
对于主要产品销量回落,辅仁药业在年报中解释称,"由于公司资金周转紧张,部分产品生产与销售受到影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辅仁药业虽然销量回落,销售收入减少,但销售费用却未出现同比例下降。2022年辅仁药业营收14.69亿元,同比下降2.90%;销售费用5.79亿元,同比上升23.17%。报告期内,辅仁药业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9.45%,高于18.23%的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在公司销售费用中,市场推广费占比82.71%,较上年同期增幅为44.31%。
在产品生产方面,辅仁药业在年报中称,"公司目前资金短缺,可能造成产能不足。"
在产品研发方面,辅仁药业2022年研发费用为4510.79万元,同比下降23.92%。公司对此解释为,"主要为公司资金紧张,研发投入资金相对有所减少。"
据年报披露,当前辅仁药业共有8个主要研发项目,包括3个中药类项目、3个生物创新药项目及1个化学类项目和1个仿制药类项目,其中4个处于临床前阶段。财经网医药梳理辅仁药业往期年报注意到,自2019年起,辅仁药业未新增主要研发项目;自2020年起,各项目研发所处阶段均未发生过变动。
"在业务布局和发展方面,辅仁药业过于依赖仿制药业务,对创新药的研发和市场布局不足。此外,营销费用和管理成本高,管理层不断变动,导致企业缺乏稳定的战略规划和执行能力",邓之东谈到。
邓之东认为,在频繁并购重组之下,辅仁药业业务过于分散,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老旧,使其缺乏跨界合作和创新能力,难以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和消费需求。
(编辑: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