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报道|六大行年报成绩单:营收、净利增速齐降 4家对公房贷不良率升至4%以上
钱晓睿/文
(资料图片)
上市银行年报陆续出炉,截至3月30日,国有六大行2022年"成绩单"已悉数披露。2022年,六大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69万亿元,同比增长0.29%;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万亿元,同比增长5.97%。与2021年数据相比,增速均呈现下滑状态。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业绩增速收窄主要源于在持续让利实体经济、LPR利率下调等背景下,息差持续下行。另外受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代理手续费等中间业务收入增长乏力。数据显示,去年六大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集体下滑,工行、建行、交行、中行增速更是由正转"负"。
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2年末,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不良贷款率均较年初下降,拨备覆盖率也小幅上行。但在对公房地产业贷款及个人住房贷款上,六大行不良率均有所抬升。多家大行高管公开回应表示,主要是受到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影响,风险总体可控。
息差承压、中收下滑 六大行营收、归母净利增速齐降
作为银行业"领头羊",2022年,国有六大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69万亿元,同比增长0.29%;归母净利润1.35万亿元,同比增长5.97%,整体业绩依旧呈现上扬状态。但不容忽视的是,营收、归母净利的同比增速较2021年的8.43%、11.78%已明显下滑。
抛开整体表现来看,六家大行各自的营收、净利同比增速也呈现放缓态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营业收入更是2017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分别同比下滑2.63%、0.22%。
其中营收增速降幅最大的是工商银行,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9179.89亿元,同比下滑2.63%,较2021年6.81%的增幅下降了9.44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增速下降最快的是中国银行,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74.39亿元,同比增长5.02%,较上年的12.28%下降了7.26个百分点。
邮储银行是2022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唯一达到两位数的国有行,营业增速也是领跑六大行。去年该行实现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852.24亿元,同比增长11.89%;实现营业收入3349.56亿元,同比增长5.08%。
对于六大行业绩增长乏力的原因,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指出,一是受持续让利实体经济、LPR利率下调等因素影响,贷款收益率下行,同时存款成本依然维持刚性,大行净息差、净利差持续收窄。二是在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下,银行代销手续费等非利息收入承压。
据财经网金融梳理,2022年,除中行微升10个基点至1.85%外,农行、交行、工行、邮储、建行净息差分别为1.90%、1.48%、1.92%、2.2%、2.02%,分别较上年末下降22个、8个、19个、16个、11个基点,其中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是首度降至2%以下。
净利差方面,六大行则是集体下降,农行、交行、工行、邮储、建行、中行分别为1.73%、1.37%、1.73%、2.18%、1.82%、2.48%,较上年末下滑23个、10个、19个、12个、12个、4个基点。
"主要是本行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加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贷款收益率持续下行,存款定期化使得存款平均付息率上升所致。"工商银行在年报中解释称。
交通银行表示,在资产收益率逐步走低的大环境下,面对持续承压的息差水平,2023年集团将在继续做好价格前瞻管理、注重资产负债结构管理的同时,进一步聚焦客户资产负债表和资金轨迹,提升上下游客户资金的体内循环,带动低成本资金沉淀,推动集团盈利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作为六大行中唯一息差上升的银行,中国银行指出,息差稳中有升主要是因为受益于美联储加息,该行积极优化外币资产结构,外币资产收益率提升。同时优化人民币资产结构,人民币客户贷款在生息资产中的占比提升。
受息差承压影响,多家大行利息净收入增长乏力。2022年,除了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利息净收入增速微升外,其余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工商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6936.87亿元,同比增速仅0.4%,在六大行中垫底,增速降幅也是最大,较上年下滑了6.39个百分点。中国银行利息净收入为4606.78亿元,同比增长8.36%,增速最高,较上年增加6.14个百分点。
非利息收入中,包括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等手续费在内的中间业务收入表现也是影响银行营收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据财经网金融梳理,2022年,六家大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齐降,工行、建行、交行、中行增速更是由正转"负",分别同比下滑2.83%、4.45%、6.17%、11.27%。
中行、交行均在年报中表示,主要是受资本市场整体表现偏弱、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以及减费让利等因素影响,理财、基金等相关代理收入减少较多。其中中行代理业务手续费同比下滑25.29%;交行理财业务、代理类业务收入分别同比下滑13.77%、12.08%。
邮储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虽有所下滑,但也是唯一增长超20%的国有行,2022年,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84.34亿元,同比增长29.20%,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167.99亿元,同比增长34.64%。"主要是本行加快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升级,提升专业化、差异化客户资产配置能力,代理保险等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该行表示。
对公房贷不良率集体抬升4家大行升至4%以上
从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22年末,工商银行以39.61万亿元的总资产稳居行业第一,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紧随其后,总资产分别为34.6万亿元、33.93万亿元,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资产总额分别在20万亿元、10万亿元行列。
践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担当,2022年六大行持续加大普惠小微、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涉农等领域信贷投放,客户贷款总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农业银行,共计发放贷款和垫款19.77万亿元,同比增长15.1%。按贷款构成来看,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大行公司类贷款占比均超过50%,其中交通银行公司贷款占比最高,达64.58%,邮储银行个人贷款占比较高,达56.11%。
在个人贷款中,六大行个人住房贷款均较上年小幅提升,规模最大的是建设银行,去年个人住房贷款总额为6.4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6%,占总贷款比重达30.57%。另外,个人经营贷款增速也普遍超过20%。2022年,披露相关数据的建行、工行、邮储、农行个人经营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83.40%、32.4%、24.02%、23.0%。建行、工行个人消费贷款增长也分别达到26.81%、25.1%。
工商银行在年报中表示,该行以客户为中心加强个人贷款业务统筹,多渠道加大消费经营贷款产品的市场拓展力度,持续优化数字普惠产品体系,满足客户多样化融资需求,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客户存款是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截至2022年末,工行、农行、建行、中行、邮储、交行吸收存款总额分别为29.87万亿元、25.12万亿元、25.02万亿元、20.20万亿元、12.71万亿元、7.95万亿元,在负债总额中占比分别为96.02%、82.8%、80.4%、78.87%、76.68%、66.48%。
从客户结构上看,邮储、农行、建行个人存款占比均已超过公司存款,与此同时,六大行个人存款增速均超过10%,并高于公司存款。交通银行个人存款从2021年的2.4万亿元增至2.95万亿元,增幅最为明显,达23%,而公司存款同比增速为7.19%。
在存款定期化趋势下,各大行定期存款增速也远高于活期存款,比如建行、工行去年定期存款增速分别为18.94%、17.4%,活期存款增速则为5.48%、8.9%。
薛洪言指出,定期存款的快速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固收类理财净值波动加大的背景下理财资金向存款的回流,随着资本市场的回暖,银行稳健性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步回升,存款大概率会重新向理财产品回流,届时存款定期化现象有望得到缓解。
资产质量方面,大行持续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不良贷款率整体表现为稳中有降。截至2022年末,除邮储银行微升0.02个百分点外,其余五家大行不良贷款齐降,交通银行压降最为明显,不良贷款率由1.48%降至1.35%,下降了0.13个百分点,已降至该行2015年以来最好水平。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在六大行中最高,均为1.38%,邮储银行不良率最低,仅0.84%。
风险抵补能力也保持稳定水平,截至2022年末,农行、建行、工行、中行、交行拨备覆盖率均小幅上升,分别为302.60%、241.53%、209.47%、188.73%、180.68%,较上年末提高2.87个、1.57个、3.63个、1.68个、14.18个百分点,邮储银行拨备覆盖率虽然下降了33.10个百分点至385.51%,但在六大行中仍保持最高的拨备水平。
但在个人贷款资产质量上,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存在上升压力。截至2022年末,农行、中行、交行、邮储、工行、建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为0.51%、0.47%、0.44%、0.51%、0.39%、0.37%,分别较上年末上升0.15个、0.2个、0.1个、0.13个、0.15个、0.17个百分点。
"建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上升了0.17个百分点,符合建行的预期,但没有对建设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的稳定造成冲击。"建设银行行长张金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如出一辙的是,在对公不良贷款方面,六大行房地产行业的不良率也集体抬升,中行、工行、农行、建行、交行、邮储分别为7.23%、6.14%、5.48%、4.36%、2.80%、1.45%,较上年末提升2.18个、1.35个、2.09个、2.51个、1.55个、1.43个百分点。六大行中,中国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也是最高,达559.6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31%。
对于房地产业贷款不良提升的原因,交通银行在年报中解释:"2022年,部分房地产企业运营和财务状况持续承压,流动性风险凸显,在公开市场出现债务违约或负面舆情。本行按照实质性风险判断原则将所涉及的部分房地产项目贷款下迁不良,同时进一步加强相关贷款的风险管理和清收处置。"
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提到,去年受到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影响,工商银行的房地产业务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但是工商银行房地产业贷款占比较低,风险总体可控,不会对全行资产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林骅在业绩发布会上同样表示:"我们开发贷拨备率是高于全行贷款平均拨备水平,整体上具有较高的风险抵御能力。对于列入不良的房地产开发贷款,我们判断下来它的风险缓释水平较高。宏观整体风险是在收敛,交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总体是可控的。"
"2022年,国内房地产行业迎来周期低点,且长短周期叠加,房地产行业主要数据均出现大幅下滑,对应商业银行涉房贷款资产质量存在压力。"薛洪言表示,从2023年1-2月数据看,房地产行业出现了触底迹象,销售数据开始回暖,一线城市房价同比回正,二三线城市房价也明显企稳,叠加各地稳地产政策持续发挥作用,房地产行业大概率企稳,对应2023年商业银行涉房贷款资产质量也将同步好转,走过周期低点。
【作者:钱晓睿】(编辑:钱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