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时刻|康方生物夏瑜:创业十年,初心不变,每一步都行稳致远

首页 > 百业 > 产业 > 正文

她们的时刻|康方生物夏瑜:创业十年,初心不变,每一步都行稳致远

段静远/文


(资料图片)

2022年恰是康方生物成立十年的时间,全球首个PD-1/CTLA-4双抗卡度尼利单抗在国内上市,另一款PD-1/VEGF双抗依沃西单抗授权出海刷新了国产创新药单个药物海外授权纪录。

这一年,对于康方生物和夏瑜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过去多次和夏瑜的对话中,她曾一直将产品比作是自己的"宝贝",对于从无到有的做出创新药始终充满期待和自豪。

不同于她以往在跨国药企作为研发的"参与者",也不同于她曾经创业在CXO领域"服务"新药开发,"从无到有地做出新药意义重大的,在开发卡度尼利的过程中,我们曾经也受到过外界的质疑,担心我们能否把药做出来,展现好的临床价值,但我们始终坚定信念,没有受到外界干扰,最终取得了成功,并且在临床和商业端都赢得了不错的口碑,这其中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夏瑜在谈到自己的"宝贝"时说道。

与Summit的合作对夏瑜来说则是另一个层面的自豪感。夏瑜曾告诉财经网,彼时曾有MNC也向康方伸出了橄榄枝,而随着公司技术平台的成熟与产品成果落地,在对外授权中也拥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在权益范围、选择机会都得到了扩展。

"当时当下那我们必须达到的目标,而现在回想起来则是充满开心和自豪",夏瑜如是谈到。

历经十年,康方已经成长为一个相对成熟的企业,但时至今日,公司仍然需要继续发展,对于创新药企而言,每一个决定产生的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企业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有新情况发生,每一步都要走得踏实谨慎,我在每个步骤上都要下足功夫,企业成长的每一步才会更加稳定",夏瑜感慨道。

实际上,随着研发和产品逐渐走向成熟,无论是企业还是作为创始人、管理层的夏瑜,都意味着有了更多独立的自由与选择的空间,对话中,在热切的盼望公司可以有更多创新产品落地外,面对资本、外界声音与合作伙伴对公司发展的影响,夏瑜流露出更加理性冷静客观的视角。

"做好创新药是我们的初心",夏瑜对财经网说道,"研发本身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在产品真正注册、获批之前,其实存在着很大变数。但项目本身是由我们自主思考、研发、落地的,我们的目标十分明确,也一直围绕解决问题展开研发,所以没有犹豫过。外部的市场环境有时群情高昂,有时低迷消沉,但我们从未迟疑。"

虽然一路走来的历程并不轻松的,但夏瑜说自己依然保持着纯粹的心态和创业的初心。"我们也面临着更新、更大的挑战——如何继续壮大企业,甚至发挥企业的引领作用。我想我的责任是更大了,心态上也需要一步步地继续转变。"

夏瑜

康方生物创始人、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博士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 分子生物学及微生物学 博士、中山大学生物化学学士

曾任职美国PDL BioPharma (现Abbvie)、德国Bayer、CrownBio等公司、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

周彤/整理

段静远/编辑

财经网医药健康您之前在校期间学习的是生物医学相关专业,是什么契机激发了您对医药的兴趣,并促使您选择进入这个领域?

夏瑜当时恰逢中国恢复高考,大家都以能进入大学为荣。当时学生多、大学少,要考上大学是比较困难的。我能成长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确定了未来读大学的规划,是很幸运的一件事。

有一次因为亲戚生病,我和父亲去医院探望,我在医院看到病人们焦虑担忧的神色,真切感受到生病对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大事。看到医生穿着白大褂,在简陋艰苦的环境里工作,病人们对医生报以笃信和渴望的眼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当时就想,以后也要去学医、当医生。

到高考阶段,我选择了医药化学专业。当时,生物化学在全国都是刚设立不久的专业,我也没有想到它未来会成为制药行业重要的领域之一。后来我出国留学,考取博士学位后,我所做的研究领域,也都跟医学基础研究相关。

一路走来,我想做医药研究的梦想自始至终都没有变,所以在选择进入产业界的时候,我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医药领域。

财经网医药健康大家都说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您当初选择的专业和领域还是颇具前瞻性的。

夏瑜来到这个领域也的确是种缘分。

财经网医药健康您当时拿到奖学金赴海外留学,而后十几年间,您在MNC企业的工作也十分顺利。选择2012年回国创业,是什么原因推动您做出了这个富有挑战性的决定?

夏瑜我的每一次职业转变都是主动的。

第一次回国创业,可以说是我的第一次职业转型,从海外的大学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到后来进入工业界,也是从一开始的药物发现工作,跨越到蛋白质药物CMC开发领域,这个过程涉及专业的转变。

2008年我又迎来了职业转型的新契机,我的朋友想在中国做一家CRO公司。当时我也意识到,从人才需求、节约开支,到细分领域的功能性需求,大药厂将会寻求外包服务。考虑到CRO企业在中国拥有成本优势,我自己也在大药厂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我迅速决定加入。

回国后,我在CRO行业工作多年,这的确是我职业发展的一次飞跃。CRO行业要求我跳出科学家的视角,不仅要在实验室里做好一项试验,还要建设这个实验室,为实验室培养人才。为了让CRO公司获得业务,我们还需要频繁的与外界同行沟通。在拓展业务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多数客户都是外企,这其中似乎没有见到多少中国药企的身影。

那几年的行业实践让我逐渐意识到,创新药物在海外研发成功后,国内无法迅速跟进或实现药物引进,当时中国缺乏相关的企业和机制,国内外药物创新资源配置是不对等的,新药不能快速进入中国,也就无法让中国患者尽快用上。

当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中国自己开创这项事业呢?这是触发我创业意愿的重要动力之一。

财经网医药健康您从海外医药市场的角度看到国内市场的成本机会、分工机会,但回到国内医药市场的角度,又会发现我们存在自主研发新药的需求。伴随着您的视野越来越宽广,也就发现了更多中国医药行业从业者可以承担的责任。

您最初进入CXO赛道,而目前这也是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您是否假设过,如果回到当时继续做CXO赛道,自己会拥有怎样不同的机会?

夏瑜我的职业经历并非是CRO出身,事实上我在企业做甲方的时间比做CRO服务的时间更长。后来也顺理成章的转型自主研发新药,我的期望是从头到尾参与药品开发的全过程。

从做产品的角度来看,康方通过十年发展,已有多个产品成功进入市场销售,而这种成就是做CRO所不具备的。做CRO可能是帮助更多企业做产品,但无法全程参与特定产品的研发,两种模式带来的成就感是不一样的。

财经网医药健康您拥有丰富的从业经历,在研发、生产、BD等多个环节都有深厚的积淀。您认为这样的复合视角,对于您自己创业,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会有怎样的帮助?

夏瑜的确有很大帮助。这样的经历对我之后在研发生产、组织管理、战略部署、业务开发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得有很大益处,过去的经验都在创业过程中得到了发挥和体现,也帮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我个人始终秉承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无论是在社会生活还是专业领域,持续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医药专业领域,一个产品的开发往往是多学科交叉或协作共赢的结果,对一位制药人而言,无论他在早期的职业经历中获得了多少经验,仍然会有新的挑战出现,需要不断学习。当然,在过去的经历中,我也收获了方法论,对于指导实践是十分有益的。

财经网医药健康从2012年您创立康方至今,正好是十年时间。康方也从一个初创企业成为上市企业并持续发展。您作为康方的创始人、领导者,十年间在不同角色的视角下,心态会有哪些不同?

夏瑜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我和团队的初心始终未变,康方的初心,也是中国近年来很多医药创业者的缩影。在企业成立之初,我们相信中国企业在创新药领域是有所作为的,并将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从最初几个人白手起家,到锻炼培养了优秀的科研团队、建设出自己的研发平台,可以说是科学家到"管理科学家"。后来我们的队伍逐渐扩展,不仅有科研人员,还有来自生产领域、临床领域、商业化领域越来越多的同事加入。

就角色转变而言,从只用管理实验室,到需要和投资人交流、与政府对接,需要获得各方支持、对各方负责,我的角色也变得非常多元化。这不仅是从研发人员向企业负责人的转变,同时,当一家初创企业逐渐成长为成熟企业,负责人这一角色的职能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

虽然一路走来的历程并不轻松的,但让我欣喜的是,自己依然保持着纯粹的心态和创业的初心。

当然,现在我们也面临着更新、更大的挑战——如何继续壮大企业,甚至发挥企业的引领作用。我想我的责任是更大了,心态上也需要一步步地继续转变。

财经网医药健康从康方成立至今,不仅是生物医药行业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伴随着外部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在种子轮,康方当时获得了2000万融资额,当时国内能看懂创新生物药的投资人并不多。而后来资本也经历了一场非常狂热的浪潮,到现在又逐渐回归了理性和客观。您如何看待企业家与投资人,企业与资本之间的关系?

夏瑜我认为资本和企业是必须要共生,是要相互成就的。投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资本,而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资本的助力,所以我们与资本应该相互成就。

就康方而言,我们种子轮融资似乎不多,但这受到了特殊历史时期的影响,当时大家并不了解创新药,不敢投资,能融到2000万的金额其实是不错的。即使现在的投资者再次面临这样的投资机会,可能也不会盲目投入,因为资本是有代价的,企业需要让资本方明确了解未来的规划和目标。

在过去的几年中,部分资本可能走进一个误区,以为把资金投一个创业者、一个企业中,就能轻松收获几十倍的增长。

事实上一个企业的成长是有机的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受限于自身架构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创业者与企业的承接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是有限的,企业不一定能实现资金的效用最大化,企业对资本的开发程度存在不确定性。假设企业融资得到很多资金,那么企业应当依靠自身成长让资金也得到同步成长。

回想起来,康方在每一轮融资中获得的资金都相对较少,但是否得到更多的融资,就意味着企业更值钱?我并不认可这种观点,因为我们的资本利用率较高。

企业需要与投资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也需要对投资者的类型做出辨别。企业要理解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投资者,实现双方的成就。对于长期投资者,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要与投资者的资金获益需求相对应,共同生存。

财经网医药健康您的观点非常好。资本是有代价的,资本的初衷是创造更多资本,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过度追求资本的成长,反而会裹挟企业,影响企业自身的节奏。

夏瑜正是如此。此外,资本的成长还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因为企业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

财经网医药健康在拿到种子轮融资后,您投入了ACE平台的建设,但在平台建设前期,很多投资者是不愿意在前景未明时投入更多资金的。您当时是基于怎样的勇气来推进这个项目的?

夏瑜我愿意在早期阶段为企业打好基础。ACE平台是一个创新研发的完整产业链平台。康方不止打造了一个全面高效的新药开发平台,我们也在企业内部建设并完善了新药开发的体系,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虽然康方开发的药物已实现商业化,但我们仍在探究如何延长药物的生命周期,将药物价值发挥到极致。我观察到,无论是肿瘤还是非肿瘤的产品管线,海外很多创新药的生命周期是非常长的。一方面,这些开发出的新药质量优异,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对药物的生命周期管理得当。

回归到康方的ACE平台,我认为ACE平台不应只是一个机械性的制药平台,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制药平台也要不断被赋予新使命。目前康方已经建成覆盖药物研发、生产、商业化的产业链,新上市的双抗产品卡度尼利正处于非常有利的市场地位,下一步的工作是如何建设护城河、维护其生命周期,也是ACE平台的重要任务。

康方在ACE平台上做出了优质的双抗产品,很多不同类型的药物也在研发中,这是ACE平台的横向赋能。我们将以发展的眼光,让ACE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持续贯穿企业发展始终。

财经网医药健康当初决定要建设 ACE平台的时候,团队很快就达成共识了吗?

夏瑜是的,在做自主研发这件事上,我们很容易达成共识,这也是公司成立的初心之一。

在做CRO公司的几年间,我们发现中国缺乏创新药。基于自主研发新药的初衷,即使我们资金有限,也要从建设研发平台开始,踏踏实实地创办创新药公司。

财经网医药健康去年康方的双抗卡度尼利获批上市、另一款双抗依沃西也实现授权出海。对您和康方而言,2022年算是里程碑式的一年吗?

夏瑜对,确实是里程碑式的收获,去年正好又是公司成立的10周年。当时当下那是我们必须达到的目标,而现在回想起来也充满开心和自豪。

双抗卡度尼利的上市是激动人心的。作为海归的制药人,在海外大型药企中,在新药研发上能贡献的力量是有限的,更何况全程参与药物的研发到上市,从无到有地做出新药,这是意义重大的。

在开发卡度尼利的过程中,我们还受到过很多来自外界的质疑,担心我们没办法把药做出来,担心药品临床价值不够优秀,面对质疑,我们没有受到干扰,始终坚定信念,最终取得了成功,并且卡度尼利获得了医生和患者的一直认可,在销售端也赢得了不错的口碑,这其中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开启研发之初,正是肿瘤免疫治疗兴起的时期,我们敏锐地发现了突破口,有可靠的团队合作推进,也借助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机构与政策的支持,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才做到今天的成功,这个机会是难得的。

而与Summit的合作带来的是另一个层面的自豪感。2015年,康方曾将一个尚未进入临床的自研候选药物的全球临床权益给了默沙东。当时我最自豪的是,默沙东这样的大型国际药企想要一款临床候选物,在当年相当激烈的竞争中,康方开发的新药的质量和速度得到了青睐,这是大公司对康方研发平台与产品质量的高度认可。

时至今日,康方与Summit达成合作,产品本身已经走到临床开发的后期阶段,成药的希望越发清晰,速度也是全球领先的。相比于2015年的合作,康方这次获得了更大突破,交易额创下新纪录,也更有底气地只对外授权了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的产品权益,其他地区的权益由康方保留,这是里程碑式的进步。

财经网医药健康刚才有谈到PD-1/CTLA-4双抗,在当初面对很多质疑的情况下,您是否有过犹疑?

夏瑜这个项目本身是由我们自主思考、研发、落地的,我们的目标十分明确,也一直围绕解决问题展开研发,所以没有犹豫过。当然研发也是不断发现的过程,在产品真正被注册、获批临床之前,其实存在着很大变数。

至于是否一定会成功?我认为新药研发可能会失败,这也是创新的实质,创新药固然存在失败的风险,但整个研发过程是在迷茫中摸索,还是一步一步踏实的推进,即便是在努力后失败了,但仍然会有很大不同。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的每个步骤都做得非常清晰。与此同时,外部的市场环境有时群情高昂,有时低迷消沉,但我们从未迟疑。

结合与投资者的关系而言,我们希望投资者信任康方、投资康方,但康方的最终目的不是为投资者赚钱(创新药开发的终极目标始终是为患者带来临床价值),这与投资者希望获益的目标是不矛盾的。资金是建设企业的资源之一,康方与投资者达成一致,利用资金、做好业务,协助投资者盈利。但我同样需要履行对企业、员工的责任,保持做好产品的初衷。

财经网医药健康康方这次的海外授权选择了Summit,我们此前采访您时了解到当时MNC和其他类型的企业也都向康方伸出了橄榄枝。随着康方平台技术的成熟与产品成果落地,权益范围、选择机会都得到了扩展,这是否意味着康方将在对外授权中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

夏瑜没错。

财经网医药健康作为创新药企的领导者,您如何协调工作时间和个人生活的关系?

夏瑜这也是很多投资人问到的问题。一个固有的看法是,企业的领导者、一把手更应该抓战略而非管理具体事务。如果作为领导者,能够把更多时间只用于战略指挥,我觉得是非常幸运、非常理想的状态。

历经十年,康方已经成长为一个相对成熟的企业,但时至今日,康方仍然需要继续发展,所以每一步都必须走得踏实谨慎。企业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有新情况发生。创新药企不像一些国外大型药企已经形成了固定机制,在高额利润下,一些大药厂即使存在内部架构冗余等问题也不会产生过大的影响,但对于创新药企而言,每一个决定产生的影响可能都是会带来不愿接受的结果。

我目前日常工作强度确实很大,不仅要考虑企业的战略布局,还要做很多细节方面的工作,比如优化组织架构、分配协调资源等。

一直以来,我会将相当部分的精力投入各个具体环节的建设中。在公司只有研发部门的时候,我会参与看项目、做研发;公司生产启动之初,我也会去跟进CMC情况;到商业化环节,产品刚上市的时候,我也会赶赴一线了解医院各方面的情况……

我想,我在这些步骤上下足功夫,企业成长的每一步也会更加稳定。

财经网医药健康在妇女节来临之际,我们看到女性领导者在医药领域所占的比例逐渐提高,您怎样看待这一趋势?您对女性群体有何期许和建议?

夏瑜如今女性的成长与发展环境正在变好,女性的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从校园到职场,我很幸运自己身处于对女性较为友好的环境中。

女性的发展客观上的确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但我希望女性不会因为生育与家庭给自己设限。女性应当自强,以全球范围内的杰出女性为榜样,而不是囿于社会职责和定位,阻碍自身的发展。如果女性选择生育,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也要抓住机会不断提升自己,前路还长,女性不能与社会脱节。

只要女性有自我成长的需求,那么无论何时都有机会发光发热,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女性领导者占比上升的趋势,更加说明了当代女性不为自己设限,为工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女性在职场上也拥有细腻共情、容忍耐力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所以成长空间是十分广阔的。我身边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女性领导者,她们拥有强大的自驱力,也承担着家庭的责任。

【作者:段静远】(编辑:段静远)

备案号:赣ICP备2022005379号
华网(http://www.hbsztv.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QQ:51985809邮箱:519858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