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汽车城谋篇产业集群
各具特色的汽车城迅速崛起正在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一道独特的风景。无论是制造环节的转型,还是下游产业的兴起,抑或是相关领域的挖潜……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让产业链上各个环节都打开了想象空间,而各个城市因地制宜,抢抓机遇,布局谋篇,让一个个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显现出澎湃的动能,并汇聚而成强大的汽车产业竞争力。
新能源车之城——深圳
集聚电动车完整产业链优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卖燃油车到销售新能源汽车,比亚迪"老兵"赵长江见证了十年来深圳汽车产业的蝶变。
"从把车造出来,到把车卖起来,再到把利润做起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进步。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和产业链管控能力的车企,才能给消费者提供品质良好的汽车。"比亚迪腾势汽车总经理赵长江说。
长期以来,电子信息产业一直是深圳的经济支柱和优势领域。现在,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城"的产业形态已经轮廓初显。
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主要行业大类中,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0.1%,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高达202.7%。
当前,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超多强"的企业格局初步形成,全市已培育年产值千亿元企业1家、百亿元以上企业4家,1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22家。
日前,总部位于深圳的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收到了沃尔沃汽车公司关于向其供应电池电芯产品的定点通知。此前,欣旺达已获得雷诺日产动力电池定点订单,并进入德国大众汽车供应商体系。
"动力电池是一个重资产行业,设厂投资动辄上百亿元,与欣旺达合作的整车厂都是头部车企,这也是我们投资扩产的信心所在。"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明旺说,欣旺达目前积极向上游产业链布局,与上游厂家达成战略联盟,参与到一部分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合作。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李宝华说,深圳拥有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在动力电池材料、关键装备、结构设计、制造技术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深圳已经具备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圳市工信局局长余锡权说,在硬件方面,深圳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技术链条闭环,覆盖电芯模组、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各环节;在软件方面,深圳大批电子信息和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进入智能驾驶软件开发领域。
智能化的持续提速,也在打开新的发展空间。得益于2022年8月正式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自动驾驶汽车在深圳开始"有法可依"。小马智行公司副总裁莫璐怡说,条例为自动驾驶未来大规模商业化奠定了合法合规的基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增加值340.02亿元,同比增长44.5%。
在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的助力下,深圳空气质量指标等持续改善。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深圳PM2.5平均值为1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微克/立方米。
澳康达名车广场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祥达说,2021年公司交易的二手车中,新能源汽车只占3%,如今已经达到7%,还出现很多消费者换购新能源汽车的现象,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余锡权说,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趋势正在加速形成,汽车白色家电化、工具化特征更加明显,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高速成长期,深圳将持续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助力企业品牌提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记者 王攀 孙飞 印朋 深圳报道)
智驾之城——苏州
构建车联网全产业链生态
新年伊始,苏州相城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迎新跑"活动,参加活动的"主角"是130多台功能各异的自动驾驶车,充分展现了当地智能车联网产业的"速度与激情"。
据介绍,在这场"智驾之城新年第一跑"活动上,齐聚了来自Momenta、挚途科技、智加科技、轻舟智航等多家行业头部企业的无人巴士、无人出租车、无人重卡、无人清扫车等车型产品。发车线路全程约4.2公里,起始点设置在苏州高铁新城"智驾大道"南天成路。
工业大市苏州正加速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高地。2022年9月交通运输部公布第一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自动驾驶和智能航运方向),苏州申报的"苏州城市出行服务与物流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项目"成功入围。项目方向为自动驾驶,这是江苏省唯一入围的项目。
2022年8月,苏州出台"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实施方案",提出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车联网、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集中发力,到2025年,力争全市汽车全产业链聚集相关重点企业1500家,产值规模达6000亿元。当地通过的《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市智能车联网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集聚产业相关企业超1000家。
高铁新城是苏州重点打造的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区之一,以满足"场景城市"需求为导向,推动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场景落地。近年来,苏州高铁新城从量产支持、金融支持、总部支持等多方面给予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企业相关补贴。例如,建立专项产业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重点支持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等关键零部件企业设立产线实现批量生产,最高给予1亿元投资支持。
据苏州相城区委常委、苏州高铁新城党工委书记梁智垚介绍,从2017年起,相城区积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苏州高铁新城为核心,围绕"聪明的车""智慧的路""灵活的网"构建全产业链生态,聚力打造"智驾之城"。当前,苏州高铁新城已集聚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超百家,汇集产业人才超4000人,一批领跑企业在这里快速成长、从技术研发走向量产。
据了解,车联网产业是苏州相城区大力打造的三大标杆产业创新集群之一。目前相城区已集聚相关企业超200家,2022年实现相关销售规模近200亿元,同比增长超60%。相城区全域489平方公里、道路里程1906公里已开放作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示范运营区域,其中苏州高铁新城28.9平方公里、道路里程162公里,已开放作为有条件开展"主驾无人"的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示范运营区域。(记者 何磊静 南京报道)
国际汽车之城——长春
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基地
冬日的东北,室外温度达到零下十几摄氏度,但严寒挡不住发展的热潮。长春国际汽车城核心区厂房林立,红旗工厂内的机械手臂日夜繁忙,载着汽车零部件的"中欧班列"驶向欧洲腹地……
长春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有"汽车城"之誉。60多年前,新中国第一辆汽车在这里诞生;如今,民族品牌"红旗"在这里焕发新生。
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之下,长春向建设世界一流国际汽车城努力奋进,谋划将汽车打造成万亿级产业集群。长春正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行走在"汽车城",项目施工场景目不暇接: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车桥基地建设项目现场,室内装修如火如荼;福耀集团长春有限公司铝合金饰件生产项目厂房内,设备安装调试紧张有序……
长春市汽车产业体系完备,现有红旗、解放、奔腾、大众、丰田5户整车企业,以及在建的奥迪新能源整车工厂,零部件产业规模近1600亿元。汽车是长春第一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70%以上。长春汽车产业发展如何,事关区域经济大局,事关吉林乃至全国汽车产业链的稳定。
对于产业链长、供应商遍布全国甚至分散在全球的汽车产业而言,更稳定、更高质量的产业链至关重要。为此,长春进一步谋划构建现代汽车产业体系,打造长春国际汽车城,力争到2025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1000亿元以上,建成世界一流、国际闻名的万亿级汽车产业基地。在着力稳定区域汽车产业链的同时,提升我国汽车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从传统的机械加工,到自动化生产线,再到"绿电""零碳"智能工厂,这是老工业基地汽车产业升级、跑上新能源赛道的路线图。
自主品牌"红旗"的生产车间,已经为新能源汽车智能生产做好了准备。记者在红旗工厂看到,只用十几秒时间,机械手臂就将车轮精确地安装在车身上,轮胎输送、抓取、拧紧全程自动化。
中国一汽聚焦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技术、轻量化技术等,构建了以长春为总部的全球化研发布局。围绕长春市内整车生产企业升级需求,更多高端汽车零部件园区也在建设。
总投资80亿元的长春旭阳中法智能产业园,达产后可生产500多种为智能网联汽车配套的零部件产品。产业园区建设负责人赵建安对记者说,目前一期十余栋厂房已经实现冷封闭,地下管网已经施工完成。
近年来,长春陆续获批整车进口口岸、汽车平行进口试点。"汽车城"不再仅生产汽车,更借助汽车这一媒介扩大对外开放,连通境内外市场,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长春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长春已搭建3条中欧班列("长满欧""长春-汉堡""长珲欧")和3条海铁联运班列(长春至天津、大连、营口),连续举办中德汽车大会、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等国际性展会,"汽车城"的开放水平持续提高。
运营中欧班列"长满欧"的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玥介绍说,班列由长春始发,将我国生产的汽车玻璃、碳素、铝材等运往欧洲各国,从德国运来汽车零部件发往中国各地,服务30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记者 褚晓亮 姚湜 长春报道)
试车之城——黑河
激发寒区试车产业动能
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的一处试车场,气温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试车员王佳义正在测试车辆的电子稳定系统。在他的操控下,车辆在冰面上演"燃擎"漂移时刻,疾驰后扬起了团团雪雾。
寒区汽车试验是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车辆向极端环境发起的一次挑战。技术人员在高寒天气下测试整车、系统及零部件在极限载荷下的表现,从而不断优化车辆性能。
黑河市地处高纬、高寒地区,冬季吸引数以千计的车辆"逐冷而来",进行严苛的高寒测试,其中不乏一些因尚未上市、处于保密状态而贴着车衣的"斑马车"。
每年试车季,黑龙江红河谷汽车测试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们都变得忙碌起来,按照车企的测试要求,建设相应的测试路面。推冰、浇冰、铲冰……车辆任意驰骋的每一寸跑道,都是工人冒着严寒,反复测试、修改、浇筑而成的。
"我们现在已建成并投用了11个寒区汽车测试基地,分布在以公司总部为中心的黑河市及其辖区,以及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等地。"黑龙江红河谷汽车测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鑫宏说,每个基地拥有冰雪圆环跑道等40多种特征试验道路,还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我们2013年就开始在黑河试车,又委托当地试车企业建立了专用的冬季试车场,囊括了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冬季路况。"一汽-大众产品研发工程师邹韡说,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公司会派出数百名测试人员在黑河开展汽车性能标定、整车适应性和耐久性测试。
"我们从气候、场地、交通、住宿等角度综合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终选择了黑河。"邹韡说,进驻黑河市开展寒区试验任务的近十年来,他们见证了黑河寒区试车产业的发展壮大。
1月8日至10日,第二届黑河寒区试车节在黑河市举办,试车节期间还举办了极境冰雪挑战、雪地越野挑战、智能驾驶体验等活动,让"速度与激情"在寒地激发更大动能。
"随着车企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将会为黑河寒区试车产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特聘专家陈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