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负氧离子实现人工制造 特定波长应用于实践
日前,广东凯西欧光健康有限公司制造研发中心主任吴育林首次提出“光负离子”理念。
光负离子是光负氧离子的简称由太阳光与负氧离子相结合的构想提出 了光负氧离子技术 ( The Light Negative Oxygen Ions, 简称 LNOI) ,有时也称之为光负离子技术。它是一 种新型的将光健康与绿色空气治理技术融为一体 的集成技术: 既输出模拟太阳光光谱 ( 包含可见光 光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 又输出模拟自然森林 里面的负氧离子,同时还利用自身产生的特定波长 光谱降解负氧离子发射器伴生的臭氧离子,此外在 工作时满足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相关技术规范的要 求。因此,光负氧离子是一种可提供光健康和称 之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的新型绿色照明和空气 治理的集成技术。它无臭氧伴生、无电磁辐射和电 磁干扰,既可以预防近视和缓解抑郁症,又能消杀病毒细菌、净化空气,还能去除异味、分解甲醛等有害物质。
LNOI 技术依据积累的自然界光谱及负离子的数 据,通过研究各类光谱数据、臭氧及负氧离子的反 应机制,根据人造光源和负氧离子发生器的成熟应 用技术,设计出更合适人体健康、人体生理和心理 需求的光负氧离子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健康光环境和空气环境。
光负氧离子技术在灯具上的应用近些年出现了带有负氧离子发生器的灯具,这种灯具通常在其内部安装有一个负氧离子发生器, 但是负氧离子发生器会在灯具内部产生较高的电压和火花,容易损坏灯壳内部的电子器件,从而影响 灯具的使用寿命。只需喷洒在房间墙壁上,就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均匀致密的纳米颗粒层,从而使室内墙壁稳定长效的释放高浓度小粒径负氧离子,目前该成果已获得国家专利。将纳米级电气石粉均匀致密地附着在物体表面,使它的效果最大化,是这项技术的一个关键点,相关成果的7篇论文被《物理学报》《微流体与纳米流体学》等SCI期刊收录。
“空气中的分子被电离,产生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的大部分被氧气获取,形成负氧离子。”吴育林介绍,负氧离子具有极佳的净化除尘作用,在医学界享有“维他氧”“长寿素”等美称。
“城市中负氧离子含量很低,室内更低。要想有效地增加室内负氧离子浓度,只能‘人工制造’。”张晓昊介绍,“我们采用天然极性材料——纳米级电气石粉为核心原料,研制成高浓度负氧离子生成剂,通过电气石粉电离空气这样一个纯物理过程产生自由电子,从而获得负氧离子。”
“我们还采用了特殊的添加剂,利用分子自组装的原理,使电气石粉在绝大多数壁面上都可以形成较为均匀致密的分布,有效地提高了电气石粉与空气的接触面,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电气石粉电离空气的效果。这种负氧离子生成剂可广泛适用于墙面、油漆、织物、木材、塑料、皮革等常见表面。”吴育林说。
光负氧离子产品的效果检测
基于光负离子技术所发明的新型 LED 设备在消 毒杀菌效果以及负氧离子浓度测试中皆取得了显著 的成就。在视力保护方面,我们与中山大学中山眼 科中心及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项目研究,项目 已获 2019 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立项 支持,在高品质 LED 光源的基础上,加入 R9 红色 光谱及 IR 红外线光谱技术,同时减少蓝色光谱输 出,保护视力,以降低人群发生近视机率。在空气 净化方面,我们利用灯具内的负氧离子发生装置产生大量负氧离子模拟森林环境,释放负离子,吸附 空气中的悬浮细菌及杂质下沉落地,达到所需空间 净化空气功能。经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检测, 2 h 内甲醛去除率 43% 、氨气去除率 47. 1% 、硫化 氢祛除率 45. 7% 。在杀毒消菌方面,本公司在产品 内加入 UVC 紫外线光谱技术模块,模拟自然太阳光 的光谱成分,能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且对人体无 伤害。经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检测,2 h 内 对取样的白色葡萄球菌杀灭率为 99. 33% ; 2 h 内对 取样的甲型流感病毒 H1N1 杀灭率为 99. 97% ; 2 h 内甲醛去除率 43% 、氨气去除率 47. 1% 、硫化氢祛 除率 45. 7% ,
据悉,这一技术属于国内首创,填补了无色透明的高效负离子生成材料这一空白。相比于目前广泛采用的高压电离技术,该技术产生负氧离子的过程无需能源消耗,小粒径负氧离子占比高,并且有效避免了高压电力技术伴生臭氧的问题。(文/陈曦)